柳氏看清楚了就要把契紙塞回去,李氏淡淡道:
“這原是蓉娘的嫁妝的一部分,你若嫌不吉利,便只管還來。”
柳氏這下收也不是,還回去更不行。
李氏情緒有點低落,很快又重新振作。
“你別多想,她們姐妹叫我一聲叔祖母,我肯定會一碗水端平,等兩個小的出嫁,我也自有添妝。慧姐在婚事上艱難些,她小小年紀就沒了生母,你疼她和親生一樣,闔族都看在眼里,你是個好的,知遠沒娶錯人!”
李氏不是沒嫌過柳氏怯弱,作為當家夫人不夠有魄力,支撐不起門戶。
可柳氏縱有千般不好,只‘善良’這個優點,就足以覆蓋所有缺點了。
程知遠若真續娶了一位能干的填房,對大娘子還會有這么好嗎?
不會把大娘子當親生女兒來養,更有甚者,見到繼女能有一門好親事,立刻就要搶來給自己親女,這些腌臜事李氏見得太多,所以柳氏的怯弱是缺點,善良和心寬卻又是大大的優點。
李氏這樣直白夸贊,特別是那句“知遠沒娶錯人”,叫柳氏眼眶發紅。
一晃,丈夫去世也快滿四年了。
今天算是敲定了大女兒的婚事,還得到了族里長輩的認可,這個原本在風雨中飄搖的家不僅沒散,還像程卿保證過的那樣越過越好!
回了家,柳氏把李氏給的契紙給程卿看。
李氏都說了這曾是程蓉的嫁妝,程卿還有什么不懂的。
程蓉和大娘子同歲,程蓉沒有活到出嫁,李氏這是移情了!
“既是叔祖母的心意,母親就替大姐收下吧。”
族里是族里,五房是五房。
李氏添不添妝,程卿都從來沒忘記過程蓉的死。
程卿真的很忙,不僅要操辦姐姐出嫁的時,就像李氏說的,自打她考中解元,排著隊要給她送田送宅的人太多了,每天都要推,每天都有人上門。
她們現在住著的汪家別院,汪布商親自上門三次,一定要把房子送給程卿,程卿一家剛下山,汪布商趁著重陽節又來了,程卿看到汪布商就躲。
還是五老爺看不下去,與她說了實話:
“汪家執意要送,你不妨收下。他家的房子你們都住了三四年,再搬也麻煩,不收汪家的也要收別人的,選生不如選熟。”
程卿不好意思,“這汪布商家不是敗了么?”
吃大戶,也得吃個真大戶,人家汪家也不容易,程卿怕汪布商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擔心汪家勒緊褲帶都要把房子送給她,就是為了等她入仕后提比較難辦的要求。
五老爺把話掰碎了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汪家是辦砸了差事得罪了貴人,不把明面上的產業出手,剩下的也保不住。他們也不敢為難你,只是裝窮的日子不好過,人人都想踩汪家幾腳,少不得要借借你這個新科解元的光。”
汪布商家居然在裝窮!
他們可真能忍啊。
過慣了奢侈的日子要裝窮,真的好難。
汪布商果然是老狐貍,散盡明面上的家財保平安,連別院的房舍都拆開租出別人,一點小錢都要計算,別人自然以為汪家是真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