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縣并不缺水。
淮南旱災雖讓虹縣的護城河干涸,卻沒怎么影響虹縣的地下水位,縣城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打有水井,許多人家在屋檐下放有大水缸,就是為了防火。
程卿考慮過長巾賊會用火攻,叮囑過縣里百姓多備些水,除了大水缸要裝滿,家里什么木桶、木盆,能蓄水的容器都別放過。
就算賊人不縱火,今年的天一直干著,多備點水也沒毛病。
長巾賊圍城,縣里的百姓也沒別的事可做,紛紛響應程卿的號召,將屋里可以裝水的容器都裝滿了,今晚果然就派上了用場!
一道道火光從城外墜入,那是綁了布條浸過油的箭矢,被長巾賊充當了縱火的工具。
縣里的房屋多為木磚結構,墻體是磚石,屋梁肯定是木頭,甚至還有許多純木質結構的房屋,秋干物躁,一點火星點燃了屋子,不及時潑滅都會蔓延成熊熊大火。
若沒有人指揮,百姓們一慌亂,就不知要先救哪一處的火。
有程卿在,百姓們愿意聽從指揮,救火有章法,一些小火苗一桶水下去就熄滅了。
已經著火的地方,大家齊心救火,也能把火勢控制住。
因為發現的早,火勢并不大,幾十處有火苗的地方都被破滅了,有幾間房子是茅草屋頂一點就燃,也只是燒了房子,并沒有人員傷亡。
長巾賊這一波縱火,造成的損失尚且可控,卻徹底點燃了虹縣百姓的怒火。
兩軍交戰,什么招數都可使。
但長巾賊不是放火燒守城的兵卒,而是針對了普通百姓,百姓們對長巾賊除了恐懼又添了許多憎惡。
就連六七十歲的老人,都想上城墻和賊人拼殺泄憤!
程卿當然不許老人上城墻,老人和小孩子都是需要保護的,派上城墻直面手持武器的賊人簡直是送死嘛。
長巾賊攻打淮安城時就處處放火,今晚射了這么多燃燒的箭矢進虹縣,虹縣卻很快控制了火勢,這著實出乎趙將軍的意料。
趙將軍很是無語,難道狀元就這么厲害?
幸好這種狀元,大魏只有一個。
若是朝廷的官員,個個都似程卿,義軍造反肯定成功不了。
這兩日三次攻城,義軍一共死了三千多士兵,小小一個虹縣,竟比淮安城還難攻,攻城的決定是趙將軍做出的,如果攻不下虹縣,趙將軍在義軍兵士心中還有何威信?
趙將軍心痛折損的兵力,亦痛恨程卿,虹縣攻不下,肯定是程卿的緣故。
今夜,趙將軍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要攻入虹縣,義軍里有反對聲,趙將軍說除了搶掠糧食和財物,破城后必須抓住程卿。
程卿令趙將軍忌憚,趙將軍就要替義軍除掉這樣的威脅!
“必須抓住他,能活捉最好,他若寧死不從,就當場誅殺!”
趙將軍想把程卿捉回淮南,說不定軍師有辦法勸降程卿,若程卿愿意歸順義軍,像軍師一樣為義軍出謀劃策,義軍就如虎添翼。
捉不住就殺掉好了。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反正不能把程卿留著便宜狗朝廷!
程卿自然不知長巾賊的主帥已經瞄上她了,她就覺得長巾賊今晚的攻勢比預想中更猛,沖在前面的賊人都不怕死一般,中了箭挨了刀還要往前沖。
虹縣的城墻并不高。
有賊人沖破了封鎖砍傷了救火的百姓。
雖然這幾個賊人很快被沒上城墻的民兵們殺死,百姓們仍然受了不小驚嚇。
難道,今晚真的守不住了?
“大家都別慌,聽本官的命令——”
又有幾個長巾賊沖進城內,程卿正在發號命令,那幾個長巾賊似乎因此確定了她的身份,提著刀向她沖來。
“捉住他,他就是狗朝廷的狀元。”
“捉他,趙將軍說了,誰能活捉這個程狀元,將軍賞銀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