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巾賊嚷嚷著讓虹縣把程卿交出來,率著一支萬人軍隊趕了兩天路才到虹縣的俞三聽了這話就喜怒參半。
喜的是長巾賊先到兩天,竟沒把虹縣攻破,現在既要虹縣把程卿交出,證明程卿如今不僅好好活著,只怕還給長巾賊制造了不少麻煩——長巾賊在程卿手里吃癟,俞三并不是特別意外,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從程卿手里占便宜,長巾賊更不可能討好了!
怒的是長巾賊讓虹縣交出程卿。
你們這些賊人算什么東西,也配抓程卿?!
俞三并沒有統帥過萬人部隊,他最有領軍經驗的一次是幾天前在淮安城領著五百兵士援守總督府。
在俞三眼里,領五百兵士和領萬人部隊沒啥差別。
不都是能打仗的兵嗎?
俞三更沒有自己不配當主帥的謙遜,長這么大,除了在會試時首嘗敗績,他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完全不知“自卑”二字如何寫……這世上若有什么事是俞三爺辦不到的,那換第二個人來也不可能辦到!
不管石總督為何要讓他來領兵,俞三全無誠惶誠恐,他覺得理所當然,石總督做出這決定,是石總督有眼光。
俞三領兵是大開大合,知道長巾賊如今不過一萬多人,他領著一萬正規軍有何可怕的,二話不說就下令沖著長巾賊沖上去了。
俞三領著大部隊踐踏過長巾賊的營地,沖到長巾賊后方,許多賊人都還沒反應過來呢!
本該有探子示警的。
然長巾賊本就是倉促成軍,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的探子如何比得上錦衣衛的密探?
長巾賊的探子還來不及反應,就被錦衣衛的密探給清理了,俞三打得長巾賊措手不及。
亂了,徹底亂了。
長巾賊本在奮力攻城,忽然后方失守,一時都不知該先顧頭還是先顧尾,長巾賊的主帥趙將軍也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長巾賊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不是淮南的軍隊太廢物,是長巾賊占了濠州,趁著旱災快速擴張,長巾賊的幾個高層從未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便有些膨脹——趙將軍識得幾個字,卻未讀兵書,不懂兵法,當長巾賊不能再從兵力上碾壓對手時,趙將軍就有些傻眼了。
主帥不能及時作出判斷,士兵就更不知該怎么辦。
與長巾賊相反的是虹縣守城的郎千戶等人,在察覺援軍將長巾賊從后包抄后,立刻意識到極好的機會來了。
“程大人!”
郎千戶那張黑臉,在夜里似乎在放光。
程卿大笑:“還等什么,援軍來了,輪到我們反擊了!”
程卿說完振臂一揮:
“朝廷的援軍來了!大軍已經將城外的賊人后路截斷,賊人沒了補給,沒了退路,你們敢不敢配合朝廷大軍圍剿賊人?”
別說守城的兵卒,就連劉秀才這樣的少年書生都熱血上頭,想找個什么武器去殺敵呢。
“殺!”
“殺賊!”
“和朝廷大軍一起殺敵!”
長巾賊士氣變弱,虹縣這邊卻士氣大漲,被長巾賊壓著打了兩天的憋屈該發泄了。
俞三領著的漕軍也是如此。
趕了兩天路沒休整就要迎敵,漕軍并不在最好的狀態。
可發現虹縣的實力不似大家想得那般弱,不僅撐到了援軍到來,還有余力配合援軍反殺賊人,被俞三領著的漕軍士兵們也精神一震。
知道有人在一起并肩作戰,漕軍士兵們殺敵都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