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卿仿佛知道馮典史心中所想,“待本官離開后,馮大人還要帶著縣里的百姓重建家園,亦要想辦法安置流民。本官會留下一萬石糧食,希望馮大人以后收留流民時會更有底氣……馮典史,本官欲舉薦你做虹縣知縣。”
馮典史早有心理準備,但程卿真的把話挑明,馮典史仍然十分激動。
“下官定不負大人的信任!”
像馮典史這樣以舉人功名入仕的官員,升遷速度是極慢的。
就好比程知遠,花了十幾年時間才做到知縣,再想往上升也不容易,大危機才有大功勞可立,程知遠如果沒因河臺府貪墨案而死,事后多半會受提拔。
馮典史就比程知遠運氣好了,非常識趣為程卿做事,如今虹縣抵御長巾賊大勝,論功行賞,自然有馮典史一份。
有這份功勞在,程卿想舉薦馮典史當虹縣知縣,簡直是十拿九穩。
等程卿離開,馮典史就是虹縣的代知縣了,只差朝廷正式任命!
而且有殲滅長巾賊的功勞在,馮典史以后的前途,不會只限于七品知縣……馮典史已決定要抱緊程卿的大腿不放,哪怕程大人賑災結束回了京城,也要與程大人時常聯絡感情。
不過程卿也只能舉薦馮典史,郎千戶、李百戶,包括俞三等人要怎么論功行賞,就不是程卿能干涉的了。
特別是俞三,有駱竣盯著,怎會讓俞三吃虧?
殲敵過萬,郎千戶親自到城外翻檢一番,卻沒找到長巾賊主帥的尸體,氣得郎千戶拿拳頭捶墻:
“真是可惜啊!”
孫安射中了那個“趙將軍”,對方應該是在心腹的掩護下,趁亂逃走了。
程卿安慰生氣的郎千戶:
“大人也不必惋惜,日后說不定還要遇到那主帥,再殺一回也是一樣的!”
郎千戶一想也對。
長巾賊都囂張到去圍攻淮安城了,朝廷豈會再容許賊人放肆,必要派兵剿匪了。
虹縣離淮南不遠,虹縣的千戶所肯定是第一批被派去淮南的,郎千戶的確有機會再碰到“趙將軍”。
郎千戶從長巾賊的俘虜嘴里問出,長巾賊一共有八大將軍,八將軍之上是“天王”,“天王”是長巾賊的最高首領。
除了八大將軍,還有一位“軍師”輔佐著“天王”,深受“天王”的倚重,郎千戶知道程卿很快要啟程,叮囑程卿要警惕長巾賊的“軍師”:
“聽說他們的軍師不常露面,卻對‘天王’影響很深,八大將軍相互不服氣,也都很佩服‘軍師’,說不定什么將軍、天王都是明面上的傀儡,賊人的大軍其實是掌握在‘軍師’手里,程大人您可千萬要小心提防!”
郎千戶有個直覺,長巾賊的‘軍師’會找程卿的麻煩。
至于原因嘛,不僅是程卿在虹縣耗死了這么賊人,如果長巾賊的‘軍師’是一個躲在暗處實際掌控賊軍的聰明人,他一定想和真正的聰明人的較量。
俞三在縣衙里休息了半日,養足了精神,聞挑眉:“聽著挺厲害,小爺倒是想會會這樣的人物!”
從俘虜嘴里問到了有一位‘軍師’的存在,郎千戶都察覺到了異樣,何況是俞三。
俞三咋說也是錦衣衛,對這些事更是敏銳。
俞三覺得,長巾賊的“軍師”,就是他去淮南要找的目標人物!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