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萬流民,走到了距離五河縣十幾里的地方。
他們步路蹣跚,衣衫襤褸,雙腳早已沒了力氣,卻仍然在朝著五河縣方向緩慢又機械挪動。
只要到了五河縣,就能活。
五河縣有糧食,有藥材,還有朝廷的軍隊保護他們。
有人這樣告訴他們,流民們渾渾噩噩,將信將疑。
可再微弱的希望,也是希望,若不相信,他們這些人只能在淮南等死。
草皮啃完了,樹根也挖光了。
田野里的耗子洞都被人掏干凈,一切可以進口的,都吃到了肚子里。
可還是好餓啊!
餓到實在受不了,就有人吃觀音土充饑。
觀音土吃到肚子里是自欺欺人,沉甸甸的觀音土在胃里消化不了,在腸道里排不出去,會把人活生生憋死。
死的時候,身上別的地方皮包骨瘦,唯有肚子圓鼓鼓挺著,好像懷胎幾月的孕婦。
一路上,倒下的流民不計其數。
最先離開淮南的流民都跑到山東那么遠了,一些反應遲鈍的受災百姓才想跑,可惜長巾賊已經發展勢大,不許他們跑了,他們只能留在淮南等死。
不知怎么回事,長巾賊忽然又不管他們的去向了,這幾萬人才不管不顧逃了出來。
淮河的水位降了,到底還有點水,這些人就沿著淮河往下游走,淮南距離五河縣本就不遠,走著走著,五六萬流民就到了五河縣。
走得渾渾噩噩,也不知一路上倒下了多少人,自身尚且難保,除了血親,誰有空照顧別人?
時疫已經在這幾萬流民中爆發了,可他們毫無知覺。
倒下的流民多了,沒人關心人是怎么死的。
就算有些流民知道也沒法子,不得時疫死,也要被餓死。被餓死太痛苦了,如果注定活不下來,還不如得時疫死去。
染了時疫的人,快的話一兩天,慢的只要幾天就能結束痛苦。
這群流民,完全沒有防疫的意識。
染上時疫就不進五河縣,這種舍己為人的想法太高尚了,一百個流民里都找不出一個!
能不主動,不故意傳染給別人,已是有良知了。
還有少數人怨天怨地,怨淮南遭災,怨賊人兇惡,自己染了病,別人卻沒事,他們心有不平!染上時疫的,只要還能繼續走,就一點也不在乎會不會傳染別人,朝著五河縣挺近。
近了,近了,又近了。
有幾萬人一起逃荒,如果五河縣不給糧食吃,大伙兒就沖進縣城去搶!
搶不過的話,就把時疫傳染給五河縣的人,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這些話,就像惡鬼的低語,時不時在耳邊響起,蠱惑著幾萬流民奔向五河縣。
他們沒能如愿走到五河縣,在距離五河縣十里路左右,就被軍隊攔下。
士兵手持盾牌和弓箭,口鼻處戴著簡易的布口罩。
布口罩是雙層的,里面裝著木炭渣子,是程學士堅持要給駐軍配上的。
駐軍們也不傻,誰對他們好,他們心里明白著呢。
程學士讓人教軍醫“縫合之術”,到了五河縣就一直在提純酒精,還給他們發“口罩”……如果不是這些“口罩”,五河縣的駐軍們未必敢靠這幾萬流民這么近。
流民們被軍隊攔下,很憤怒。
不管士兵們怎么解釋,讓流民們冷靜,在原地等候安排,流民們就是聽不進去。
支撐著流民們走到五河縣的,是求生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