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九遠遠看著,眼珠子都要掉地上。
一場危機,就這樣輕描淡寫就被程卿化解了嗎?
“還只剩一件裘衣,這種話,那些流民也信……”
程卿好歹是六元及第的狀元,就算拿不出十萬兩銀子,也不知有多少人爭著要送銀子給程卿花。
一路南下,運河兩岸的商人捐銀子賑災,難道私下里沒送過銀子給程卿?
程卿的謊話實在太拙劣了!
程知緒也將一切看在眼里。
見榮九憤憤不平,程知緒反問他:“如果你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同樣是來淮南賑災,愿意像程卿一樣為了阻止時疫丟官嗎?”
榮九第一反應是搖頭,又怕程知緒對他有壞印象,還想解釋幾句,程知緒卻打斷他:
“不必解釋,本官和你一樣也不愿意。本官在科考上的天資不如程卿,十多年寒窗苦讀才換來入仕的資格,如今官居三品更是得來不易,自是舍不得為了素不相識的流民去冒險……但程卿敢,所以程卿求仁得仁,他現在不管說什么,流民都愿意信他!”
流民們肯定不聰明,容易擺弄,否則也不會聽人一攛掇,就要去京城敲登聞鼓為程卿喊冤。
真要讓流民上京敲登聞鼓,程卿的仕途就徹底完了。
但正因為流民們不聰明,一旦他們信任程卿了,那就是程卿說什么,他們都會信!
程知緒對程卿從冷眼旁觀到感慨萬千。
大哥程知遠雖然死得早,有程卿這樣的兒子,就算死了也值得啊!
說不定還要沾程卿的光青史留名……程知緒以前還勸程珪,讓程珪別和程卿比,大家不是同一個層次的人。
現在看來他沒說錯,是不該比,因為程珪遠不如程卿,哪怕程珪娶了高首輔的孫女,程卿現在被貶為庶民,程珪仍然和程卿差遠了。
僅僅是貶為庶民,意味著皇帝要壓程卿幾年。
可皇帝一邊貶程卿為庶民,一邊又派程卿去淮南平叛前線,擺明是要讓程卿立功。
程卿甚至都不需要做太多,安安穩穩從淮南前線活著回京城就會升官!
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念,把皇帝的旨意解讀成了不同的兩種意思。程卿覺得皇帝是先抑后揚,刻意施恩,是在想屁吃!在程知緒這里,卻看出了皇帝對程卿的愛護。
程卿這個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以前只是祥瑞,是擺設。
走了淮南這一遭,程卿才算真正入了皇帝的眼!
程知緒帶著榮九走過去,程卿正好演完,瞧見程知緒,程卿一下就樂了,鄭重向一群流民介紹:
“這位是吏部侍郎程大人,朝廷的三品大員,也是我的親叔叔。等我離開了五河縣,我二叔也會照拂好大家!”
有需要時是親二叔,不需要時是程侍郎。
程知緒早就明白程卿的套路,現在已是波瀾不驚,少不得要陪程卿演一場,讓跪了一地的流民趕緊起來。
程知緒是特意來交待程卿的,五河縣外的流民,程知緒可以照拂,他本就是朝廷派來賑災的,在物資充沛之時,不會眼睜睜看著流民餓死、凍死。
甚至是程卿一直堅持在做的防疫治疫,程知緒都可[久久]以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