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貞長公主鄙視年輕時腦子不清醒的皇后。
不過皇后現在應該是清醒了,所以在冷淡那么多年后,愿意放下架子和皇上“重修舊好”。
皇上對皇后是有愧疚的。
皇上絕對不會立四皇子做太子。
福貞長公主說到此處,又忍不住暗示三皇子一番,讓三皇子不要受眼下的局勢影響,撥開迷霧看清真相,慎重考慮下自己之前的提議。
三皇子笑的勉強。
回到三皇子府后,三皇子說自己要去書房處理點事,讓柔嘉先行休息。
沒有柔嘉在眼前,三皇子才露出真實情緒。
“毒婦,竟教唆本殿下弒母!”
張內監從書房陰影中走出,弓著背,眼中有殺氣。
這殺氣不是針對三皇子的,而是針對長公主,張內監是三皇子的人,更是賢嬪的人,長公主教唆三皇子弒母,張內監豈能容忍?
不過是現在還需要長公主的幫助,三皇子和張內監才不得不忍下這口氣。
三皇子心狠手辣,卻又不失為一個孝子。
雖然有時也會有疑惑,為何生母賢嬪不愿意幫他爭儲,但不用別人安慰,三皇子很快替賢嬪找到了借口:母妃本就是個沒有野心的人,并不想要無上的尊榮,只求母子平安,是他自己要爭儲。
“張伴伴,你說父皇究竟是怎么想的,長公主說要斷老五的助力,也沒見父皇如何行動。”
程卿那一伙人,依然還官居其位,并沒有受影響呀!
張內監想了想,“皇上要立四皇子做太子,不正是一種行動嗎?殿下,皇上在位二十多年,什么事都見過,普通人是走一步看一步,聰明人走一步看三步,像皇上這樣的真龍天子,做一件事能達到幾種目的也不奇怪。”
三皇子若有所思。
想立四皇子做太子,寧妃復位,都是父皇故布疑陣。
父皇要試試南儀程氏是不是真有不臣之心?
張伴伴說的對,僅僅是南儀程氏,還不夠資格讓父皇這樣做。
三皇子琢磨著,自己不著急蹦出去,能不能推大皇子、二皇子和五皇子一把,這三個兄弟沉不住氣,那自己就坐收漁翁之利了。
……
三皇子猜的沒錯,皇帝要立四皇子做太子,最生氣的人就是大皇子。
四皇子算什么?
非嫡非長,身上還背著不孝的污名!
如果四皇子都可以,父皇為什么不立自己?
四皇子的“不孝”,滿朝文武和宗室都知道。大皇子覺得自己唯一做錯過的事,就是失控玷污了程蓉……但他也是被人算計的,皇上既然能接受四皇子的“不孝”,為什么不能接受他的錯誤。
程蓉的事,皇上當時還竭力壓下了,并沒有鬧得滿城風雨,立自己當太子,朝臣們可不會像立四皇子那樣反對。
大皇子心里不平衡。
身邊的謀士們再三分析,都覺得皇帝不可能立四皇子當太子,就算皇帝本意如此,朝臣們絕不會同意。
皇帝雖然掌握著臣民的生殺大權,卻也不可能枉顧滿朝文武的意見,執意要立四皇子。
“殿下,這應是皇上的考驗,殿下不可能沖動行事。”
大皇子焦躁。
大家都叫他等,都叫他忍,說他占著長子之位,不爭不搶贏面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