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人被請去了北鎮撫司。
與此同時,宮里宮外已是一片縞素。
宮里的嬪妃們都要為太后服喪,如不是太后薨逝,這些嬪妃們還被限制著行動。
有兩個妃子不能為太后哭喪,一個是淑妃,大皇子造反,淑妃亦是跑不掉被清算,她是有罪之身,自然沒資格去靈堂。
另一個是賢嬪,賢嬪的臆癥經太醫診治,不僅沒好,還越發嚴重了,喝了御醫的藥后,賢嬪高燒不退,滿嘴胡話,嚷嚷著“大殿下”回來了。
賢嬪身邊的宮人都被她喊得人心惶惶。
賢嬪娘娘這是病了嗎?
更像是被什么不干凈的東西魘住了。
宮人們特別想給早夭的“大殿下”燒點紙錢,求“大殿下”饒了賢嬪娘娘。
娘娘一慣不爭不搶與人為善,“大殿下”為什么要拉著娘娘不放下呀!
可惜宮里不讓燒紙祭奠,伺候賢嬪娘娘的宮人們只能暗暗焦急。
三皇子是真的孝順,為太后守靈時,三皇子還惦記著賢嬪,甚至私下里讓張內監將賢嬪住的地方里里外外查個干凈,就怕被人放了什么臟東西。
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的。
程卿和孟懷謹分析此事是賢嬪和長公主合謀的,事實上賢嬪在想什么,連三皇子這個親兒子都不知道。
長公主覺得賢嬪瘋了,守靈之余,還不忘鄙視賢嬪,搞得三皇子很難堪。
再看靈堂里穿了一身孝服的皇后娘娘,長公主心中難免有些異樣:賢嬪嚷嚷著說孟懷謹是皇后早夭的兒子,皇后雖然一口否認,當時神色卻有幾分慌張,可見孟懷謹的身世的確問題不小。
孟懷謹是誰?
皇帝比長公主更想知道答案。
駱竣讓人將孟夫人請到了北鎮撫司親自審問,要論城府,孟夫人哪里是駱竣的對手,孟夫人被帶走,孟懷謹的身世秘密就藏不住了——
果然皇后得知孟此事后,立刻向皇帝坦白了。
“懷謹是臣妾大哥的兒子,他尚在襁褓中就被送離顧家,由顧家的忠仆忠婢撫養長大,他科舉入仕后將養母接進京,臣妾見了他養母,才知他的身世。”
至于為什么不告訴皇帝,皇后的說法是既然孟懷謹既已選擇從文,那他的身世就不必揭露了。
“臣妾沒了父親,沒了大哥和二哥,懷謹是顧家的獨苗了,臣妾不想失去懷謹。”
顧家的爵位沒有繼承的必要。
皇后害怕孟懷謹會上戰場!
皇后講得情真意切,皇帝卻不置可否。
如果皇后認出了孟懷謹的第一時間,就告訴了皇帝,他會信。
現在皇帝已經不相信皇后的話了!
孟懷謹究竟是誰,皇帝會自己查清楚。
孟懷謹手臂上有個紅色的祥云胎記,賢嬪因此一口咬定孟懷謹是本該早夭的“大殿下”,別人都覺得賢嬪瘋了,皇帝心想,自己或許也瘋了,竟盼著賢嬪說的是真。
沒關系,皇后不肯告訴朕,朕還有別的辦法。
當年見過皇兒胎記的,并不只有一個賢嬪。
為皇后接生的醫婆,皇后身邊伺候的老宮人,總會找到其他證人來辨認!
皇帝有個很瘋狂的想法,他覺得孟懷謹就是自己的兒子,當年根本沒有夭折,而是被顧家偷龍換鳳偷出了皇宮——至于顧家為什么這樣干,顧家人都死了,皇帝現在沒法去問顧家人。
皇后或許知情,或許不知情,皇帝不愿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