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問宮中之事,賢妃在宮里當起了隱形人。
蕭毓仲寵幸過賢妃一段時日,賢妃忍耐到自己有孕,生下三皇子后,再也不想奉承蕭毓仲,才讓自己失了寵——賢妃和其他嬪妃不一樣,她既不喜歡蕭毓仲本人,又不在乎蕭毓仲賜給她的榮華,一心只為皇后著想,得寵時經常在蕭毓仲面前替皇后說好話,蕭毓仲就算不寵她了,倒是一直很相信她。
因為蕭毓仲沒辦法想象賢妃對皇后存在著非同一般的情愫,從他是視角看去,賢妃一直都恪守本分,在潛邸時殷勤侍奉主母,進了宮還對皇后發自內心恭敬有加,哪怕皇后已經失寵,都不改初心,自是宮里罕見的老實人。
這樣一個老實本分的賢妃,偶然見到了孟懷謹手臂上的胎記,失口嚷了出來,完全符合賢妃這么多年的“人設”。
蕭毓仲肯定會調查,可不管怎么調查,證據都會導向孟懷謹是皇后兒子這一事實。
至于皇后為什么要以“早夭”的名義將孟懷謹送走,蕭毓仲有自己的理解。
皇后未出嫁時,名滿京城,蕭毓仲雖然摘下了這顆明珠,總懷疑皇后并非真心愛他,只是當年發生了一些事,讓皇后不得不嫁給他,他懷疑皇后心儀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給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蕭毓仲就是這么一個自卑又自負的人,皇后嫁給他多年,算是摸透了他的性格。
皇后否定,賢妃認定,蕭毓仲自己又讓人調查,到了蕭毓仲臨終前,百分百相信孟懷謹是他兒子,將皇位名正順傳給了孟懷謹!
沒有篡位。
沒有流血宮變。
權力的交接是如此平緩順利。
有的是兩個女人在深宮相扶相持,用二十年時間做出來的大事——蕭毓仲有何了不起,蕭毓仲能奪位,她們也能,她們還做的比蕭毓仲好!
賢妃雙眸奕奕有神,皇后忍不住笑起來:
“先帝都沒了,我哪需你伺候,以后你我二人在深宮里作伴,等到我死后,是萬萬不會和先帝合葬的,在我的陵寢里,必有你一席之位。”
帝后合葬,是伉儷情深。
后妃合葬,是先帝妻妾和睦的證據,宗室和朝臣都不會反對。
賢妃笑彎了眼。
小婢女已經不年輕了,眼角有皺紋,但她一直初心不改。
只要有娘娘在,在潛邸和皇宮都沒差別,將來還能葬在娘娘陵寢中,對賢妃來說亦是人生的圓滿。
至于親兒子蕭云斐,賢妃不是一點都不愛,但蕭云斐越長大,越像令賢妃討厭的蕭毓仲,賢妃對這個兒子是又愛又抗拒。
娘娘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問過賢妃想不想讓三皇子蕭云斐繼位,是賢妃自己拒絕的。
讓蕭云斐去山東封地,則是賢妃自己求來的。
只要有娘娘在一天,蕭云斐就不會有事。
賢妃現在唯一有點擔心的,是蕭云斐的正妃柔嘉。
柔嘉可不像是一個能安心過日子的女人,有柔嘉在一旁攛掇,蕭云斐不會甘心留在山東做魯王。
等過一段時間,再問娘娘討個主意吧,現在要處理先帝的喪禮,還有新君登基,娘娘且有得忙呢!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