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叔爺?”
自程蓉死后,程五老爺是第二次進京。
程蓉死的那年,程五老爺進京住在尚書府,這一次,程五老爺直接來找程卿,他就是為程卿而來的。
“小郎,你吃苦了吶!”
身上的風塵還未洗凈,程五老爺就對程卿這樣說,程卿不覺得自己有啥苦的,但經過了和生父程知遠的相殺,來自信賴長輩的關心,依然讓程卿很受用。
程五老爺趕來京城,是為了程卿,亦是為了整個程氏。
在程知遠頂著章先生的身份從齊大舅手里取走箱子后,齊大舅又嚇又恨,覺得只有自己為程知遠參與的謀逆大罪擔驚受怕太不值當,如果真的逃不過,為何要讓南儀程氏輕松度日?
齊大舅思來想去,干脆去南儀縣找了程五老爺,把程知遠和異族勾結,又藏有龍袍和玉璽的事告訴了程五老爺。
齊大舅以為程五老爺會嚇得屁股尿流,哪知程五老爺非常淡定表示自己知道了,并警告齊大舅,如果想要齊家安然無恙,最好將此事一直埋在心底,不要再生事端。
打發走齊大舅后,程五老爺就收拾行李上了京城。
他到底是上了年紀,沒有程知遠和程卿的行程快,晚了十來天才趕到京城,等程五老爺趕到,程知遠已經重傷跳河生死不知。
看到程卿安然無恙,程五老爺才松了一口氣。
然而程五老爺并沒有因此完全放下擔心。
程卿此時,不該出現在京城呀!
恰好有人取走了齊大舅手里的箱子,本該在西北的程卿,在先皇駕崩,新君繼位之際,出現在了京城,這其中是有大問題的——
幸而,瞧新君的樣子,并不打算追究程卿,亦不打算追究南儀程氏。
程五老爺衡量了許多,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
“蓉娘的死,所有的兇手都得到了懲罰,你不要再聯系宮里的任何人,就當自己沒有見過那份名單,小郎,一切都到此為止吧。”
先帝駕崩了。
大皇子造反失敗而死,淑妃被賜死。
長公主青燈古佛渡過余生,柔嘉縣主失勢,敗走山東。
所有間接或者直接害了蓉娘的兇手,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那就足夠了,蓉娘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他與妻子李氏,不拘哪日閉了眼,都不再有遺憾。
“你為蓉娘做的夠多了,應該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上,西北還不穩,大魏連年遭災,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艱難,小郎,你是六元及第的狀元郎,你得讓天下的人看看,讀書有用,不僅是入仕做官光宗耀祖,你對整個大魏都是有用的!”
程卿一直覺得五老爺雖困在南儀打理族里的庶務,不論是胸襟還是眼界,比六老爺都是只強不弱。
如果當年是五老爺入仕,六老爺留守南儀,五老爺在官場的成就可能比六老爺還高。
程卿總覺得五老爺是知道了一些內情,但五老爺不愿意再往下查,程蓉的死,不管皇后有沒有暗中布局或推波助瀾,五老爺都不想查了。
在這件事上,五老爺做出了妥協!
不知是為了家族,抑或顧念著孟懷謹,還是擔心程卿,又或許每種原因都有……五老爺為程蓉之死蓋棺定論,不愿程卿再背負任何心理負擔,聽這意思,還希望孟懷謹能放下此事。
程卿有太多話想說,卻都堵在喉中。
思來想去,唯有對程五老爺深深作揖相拜。
“叔爺,您又給我上了一課,我豈敢辜負叔爺的期盼!”
程五老爺在京城留了半個月,直到孟懷謹的登基大典后,五老爺才啟程回南儀。
程氏一族的確很受新君器重,程五老爺這樣沒有官身的都受到了新君的召見。
沒有人知道程五老爺在新君面前說了什么,新君流落民間時,曾獲程氏資助,程五老爺將新君當成了子侄輩……說來說去,還是南儀程氏的氣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程五老爺離京后,程六老爺這個當了好幾年工部尚書的老臣,終于入了內閣。
程卿在京城留了三個月,都不見有程知遠的蹤跡,她也覺得程知遠應該是死了。
孟懷謹想讓程卿留在京城,程卿卻想回西北去。
“師、陛下,西北的秦安縣,還有臣放不下的東西,臣有一些想法,想在秦安縣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