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所有的事情之后,石遠這才回到了金陵。
能不能讓華裳復活,那本“書”就成了最后的關鍵。
其實石遠也一直沒有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是否應該選擇讓華裳復活。雖然他知道這并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但這牽扯到的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這些日子以來,石遠其實一直在逃避。他不想做出選擇。
不過在這些天的忙碌之后,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徹底的抹去所有的印記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自己再怎么畏懼異星文明,也是不能徹底抹去異星文明在這個世界的印記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掩飾了,而是應該考慮讓這個這個世界上的人類如何接受這件事情。
不過當他再次打開那本書的時候,卻發現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直到那一刻他才真正的明白:自己應該是希望華裳復活的。不過,那應該已經成了一種念像了。
大慶二年的秋天,對于石遠來說是極為特別的。
在平地了整個大慶的國土之后,整個大慶的社會形態已經開始轉變了。
雖然這樣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隨著百業書院這樣的學院遍地開啟之后,這片封建主義的荒漠之上就算是有了發芽的種子。
這就已經足夠了。
石遠并沒有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欲望,更沒有征服這個世界的欲望。因為他知道那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他并不想將時間浪費在這種事情上面。
當然,最關鍵的是他的任務已經達成了。
有些事情,要是讓他一個人去做的話終究是左不過來的。再交給這些人怎么去做,將這種探索的思想傳播出去就已經足夠了。
而除過整個大慶的社會形態開始發生巨大的轉變之外,這一年秋天還發生了對于后世影響很大的另外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歷史上第一條鐵軌的成功修建。雖然距離很短,僅僅是從金陵到揚州而已,但毫無疑問,這件事情絕對是值得紀念的。
金陵與揚州兩地來往的時間,整整被縮減了五倍。
而伴隨著第一條鐵軌的建成,同時出現的還有蒸汽車。
石遠本來是想要直接跨越整個蒸汽時代的,但通過思考之后,他發現這個工業發展過程根本就是無法省略的。
他能做的只能是縮短整個蒸汽時代而已。
雖然這讓他有些苦惱,但卻已經足夠了。當第一輛蒸汽車出現在金陵城的街道上的時候,人們的思想便再一次發生了轉變。
人們開始對整個世界產生了思考,開始追求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
除過第一條鐵軌的建成之外,還發生了另外幾件事情。
石遠想象中的火器終于被做了出來,雖然已經沒用了,但對于石遠來說還是比較高興的。這意味著大慶有了自己的防御手段。
化學方面,在自己的啟發之下,有人開始對世界上的元素進行探索了。雖然還沒有制作出一些化學合成品,但這總是一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