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律法的修訂,傳統上由丞相府主導框架,廷尉提供司法實踐經驗和案例支持,御史大夫負責監督制衡,最終由皇帝裁決拍板。
趙凌寥寥數語,便將廢除連坐、改革刑罰體系的重任交給了張良三人組。
這絕非易事,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和律法素養。
若換做庸才,恐怕早已惶恐不安。
但張良只是神色平靜地微微躬身,沉穩應道:“臣張良,領旨!”
語氣平淡自信。
這些日子,他與趙凌私底下確實沒什么來往,主要是兩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尉繚上歲數了,許多事情都扔給了張良。
趙凌對他的信任依舊。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隨即陷入死寂。
取消連坐?
皇帝這是要動秦法的根基,真正開始推行他所說的仁政了!
趙凌的改革并未止步于此,他繼續拋出重磅舉措:“再者,如今各郡縣皆已按照朝廷規劃,修建起新的囹圄。此等設施齊備,管理有序。今后,罪犯不必再盡數發配邊關修長城、服苦役。”
“罪犯將在本郡或鄰近郡縣的囹圄中服刑,接受改造。”
“囹圄內提供基本的食宿,伙食標準只維持生存所需,絕無優待,否則百姓恐爭相犯罪,以求溫飽。”
趙凌冷聲道:“囹圄中將設立工坊,教授罪犯如木工、編織、制陶等實用技能。同時,安排專人宣講忠君愛國、遵紀守法之理,要讓那些罪犯深刻認識到,是朕的仁慈,才給了他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機會!”
在這個時代,底層民眾思想相對單純。
嬴政時期,罪犯幾乎等同于死刑或終生苦役的代名詞,罕有生還。
如今趙凌不僅讓他們活下來,還給予食物、住所,甚至傳授技能、灌輸希望!
對于絕大多數并非大奸大惡的罪犯而,這無異于再造之恩。
他們對這位年輕皇帝的感激與忠誠,將會發自肺腑。
趙凌要的從來不是讓天下人生活在秦法嚴刑峻法制造的恐懼陰影之下。
嬴政的鐵腕統治已經為帝國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壓得天下喘不過氣數十年。
如今,大秦在他的引領下日新月異,農業技術革新、新作物推廣、水利工程完善、商業流通激活……
假以時日,帝國兩千多萬子民將不再為糧食發愁,生活將逐步改善。
是時候,將統治的基石,從畏轉向敬與恩了!
然而,改革必然觸動既得利益者和固有的思想堡壘。
趙凌話音未落,李斯的得意門生吳公,便按捺不住,猛地出列,聲音帶著急切與憂慮,高聲諫阻:“陛下!律法乃國之重器,社稷之本,豈可輕更改?!”
他這一聲,也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法家官員的心聲。
大秦因法家思想而興,因嚴刑峻法而強!
皇帝如今要大改律法,削弱刑罰,甚至繞開他們這些法家精英,由張良這個外人主導?
這讓他們如何能接受?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