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她還背叛過太子皇兄,可誰讓太子重視三公主,而不重視自己呢?
再說了,她已經知道害怕了,并且在大皇子出賣了她之后,她已經決定,重新回到太子皇兄的身邊,那知錯就改還不行嗎?
幼稚的長公主,卻不想想,涉及到江山傳承,豈是你說一句我錯了,就可以重新贏得別人的信任了?
真以為太子身邊無人可用,非要用你這個做過二五仔的人?
“你很不喜歡你的三皇妹嫁到大司馬府?”呂皇后根本不知道此時的長公主心中在想些什么。她雖是皇后,腦子卻并非多么的靈光,她現在想的是為何長公主要嫉妒三公主的事情。
長公主很想回答是,現在誰不知道大司馬威風啊!
連康王都敢硬懟,關鍵是人家還屁事都沒有。
別看長公主這段時間就呆在宮里哪都沒去,外面的一些消息她還是讓人給打聽了。太子、三皇子、就是被禁足的大皇子都想拉攏大司馬。
可以想見,現在誰與大司馬搞好了關系,那無疑就會成為一塊香餑餑,引得眾人吹捧。
而長公主就喜歡這種被人吹捧的感覺,就在她還想著怎么樣拔得頭籌,自己怎么做可以與大司馬拉上關系的時候,突然有消息傳出,三公主要嫁到大司馬府,那她如何會高興。
在長公主看來,就算是自己得不到大司馬的友誼和支持,也不能讓三公主給奪了去。想想,有人與她作對,她能高興起來才是怪事。
當然,若是讓她去嫁給袁巖,大司馬的那個傻兒子,她又是不愿意的。
婚姻就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尤其在這個從一而終是主流的時代,長公主是不愿意拿自己一生幸福去換的。
“沒有,我就是為三皇妹抱不平,大司馬的兒子是一個傻子呀,三皇妹怎么能嫁給這樣的人,這不是給我們皇室臉上抹黑嘛?”
嘴上說的與心中想的并不一樣,這幾乎成為了權貴之人天生的一種習性了。
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之中,若是你隨便的就去相信別人,怕是根本就不活不到現在這個年紀,長不了這么大。
一說起臉面的事情,呂皇后也有一種同仇敵愾的感覺。
自己的女兒竟然嫁給了一個傻子,這說起來終不是很光彩。也就是太子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來找了她,讓她不要去阻止,呂皇后這才壓下了斷了這門婚事的想法。
不然的話,就算是宣文宗堅持,她這個做皇后、做母親的,也要與其分辨一番。
在這一點上,長公主倒是繼承了呂皇后的特點,母女都是一對把面子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的人。
“哎,你這樣想并沒有錯,但你父皇決心已下,怕是更改不了了。”呂皇后還算不是傻到家了,沒有提及太子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或許她也考慮到眼前的這個女兒背叛過太子的事情吧。
“怎么就改不了,現在不是還沒有賜婚嗎?只要母后和父皇好好說一說,說明其中的厲害...”長公主還想說服母后去破壞這件事情。可直接就被呂皇后給打斷了,“行了,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還是說說你自己吧。考慮到你是皇姐,你的婚事要在你三皇妹頭前辦才行,你說說,心中可是有什么讓你有好感的人選嗎?”
突然就說起了自己的婚姻大事,長公主的注意力迅速有所了轉移。“女兒還想伺候在母后身邊呢,我不嫁。”
長公主不是不嫁,而是沒有玩夠呢。
自己在皇宮之中,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父皇和母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根本就不會多管自己。但若是自己有了夫家,那無形之中就等于多了許多可以管著自己的人。
公婆要伺候吧?
妯娌關系要處好吧?
包括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就是府中的一些下人,他們會不會聽你的,會不會對你的命令陽奉陰諱,那都是需要操心的。
總之一句話,一旦嫁了人,那就是潑出去的水,再想像現在這般的自由,甚至想隨時的出入皇宮,那都要先看夫家的臉色才行。有著這么多的壞處,長公主才不想嫁人呢。
“胡鬧,女人早晚都是要嫁人的,你看看當初的長公主,現在的懷云公主多么韌性,但最終到了年紀不還是要嫁出去的嗎?行了,你就說你心中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吧,如果沒有的話,那這件事情就要由你父皇來指定了。”
“不!我不嫁人,我還想在伺候母后幾年呢,好不好。”長公主開始了撒嬌大法。以往這樣做,呂皇后就會心一軟,基本上都會聽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