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一不合就敢硬闖賢王府的人。
那可是連皇宮禁軍與侍衛說打殺就打殺的人。
影衛厲不厲害?
落在賈平安手中,不是該怎么就怎么樣,結果人家屁事都沒有。
那個時候的賈平安,手中不過兩千多人。可是現在,聽說在淶水關外接連打了很多的勝仗,那能指揮的軍隊就更多。敢對他的母親不利,這不是逼著人家回來殺你全家,甚至是全族嘛。
想到這嚴重的后果,什么心思都熄了下去。
不敢產生不利的想法,但其它的想法,比如說交好她,或是利用她的想法還是可以有的。
沒看到,楊敏君回來之后,長福公主就親自登門拜訪?
還有衛國公之女林婉兒,更是一天三請安的,無形之間,楊敏君的地位也變得水漲船高起來。
一切的一切,是有些出乎了楊敏君的意料。
做為敗國余孽,她以為自己會成為人人喊打般的存在。
甚至有些人為了向大夏和齊國邀功和示好,那就是把自己給抓起來,也是正常的行為。
當賈方豪提議說,呆在開城不開心,不如回昌都城時,她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去昌都做什么?等著被人抓嗎?
還是衛進如給她出了主意,與其留在開城,連賈平安都見不到,無法有什么作為,那不如去昌都城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大人物,看看是不是有復國之路可走。
危險是有的。
但骨子里那對權勢的渴望,還是讓楊敏君決定搏上一搏。
她后半生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復國。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她活著就沒有了什么意義。既然有機會,她當然想要試上一試。
如此,懷惴著忐忑的心情,跟著賈方豪來到了昌都,然后她就發現,竟然一切很順利,竟然沒有人敢來找自己的麻煩。
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兒子在昌都城,在整個宣國的影響力。
當發現,所有人見到自己態度都很恭敬的時候,楊敏君飄了。
自身的危險不存在時,她又想到復國大計,然后目標就盯在了三公主的身上。
同性,身份還極為相似之下,楊敏君有了一種找到同類的感覺。
在楊敏君有意無意之下,她與三公主之間的關系開始迅速升溫。
當然,她也不會忘記林婉兒,怎么說她也有一位當國公的父親,是以后要利用之人。
楊敏君的確不簡單,有意的套話之下,三公主并非是她的對手,竟然就把自己想當武則天的野心都給說了出來。
三公主并不傻,也有自己的小聰明。但問題是她一直把賈平安當成最好的朋友,對方的母親當然就不是外人了。
而她愿意說出這些,更重要的還是楊敏君率先表態,說會全力的支持她,哪怕就是她想當皇帝,楊敏君也會支持。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
就像是男女朋友熱戀的時候,男人說,你要星星我不給你摘月亮的情話,是一樣的。
三公主卻是信以為真。
以為賈平安之前和楊敏君說過這件事情呢,她這就承認了。
楊敏君被嚇了一跳。
縱然就算是她自己,在最風光的時候,把持著苗國朝政,也沒有想過自立為帝。
她要等弟弟們長大之后,將權力移交出去。
但現在,聽了三公主的愿望之后,楊敏君也開始心動了起來。
是呀,自己為何就不能當皇帝。
因為她是女人嗎?
可誰規定有些事情女人就不能去做了?
大不了,自己先當皇帝,然后等苗國重新建立,走上正軌之后,再把權力移交給兒子好了,到時候母子間的隔閡應該就不存在了吧。
有了想法之后,越想,越認為事情可行。
當兩個女人,有著共同的愛好、有著共同的目標時,關系迅速的升溫。
“三公主呀,有些事情光想是沒有用的,是要付出實踐的。”
“長公主殿下,您具體是什么意思?”
之前三公主是喊楊敏君為楊姨的,這也是正常的稱呼。
可發現,對方對這個稱呼并不感冒,相反叫人家長公主或是殿下,人家是歡喜的,她便改了稱呼。
“還能有什么意思。有些事情,有理想是對的,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就算是有好事也不會輪到你的頭上。我們應該做的是爭取和努力,且要付出實踐。”
“請長公主殿下賜教。”
......
東關街三十六號,安國公府。
賈蓉蓉自從兄長離開之后,就從江水街搬到了這里。
這里更寬敞,更為主要的是,大家都知道這里的主人不好惹。呆在這里,不用怕有什么人會對她不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