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自己走后,淶水關會不會有危險。
關他屁事。
家國家國,連家都要沒有了,國之何在?
再說了,賈平安從來沒有認為宣國就是自己的國。正好這一次林四海來了,那這里的事情就交給他好了。
“來人呀,叫淶水關的程然將軍過來一趟。”
賈平安決定在走之前,還是要和對方打一聲招呼。還有衛國公那邊,也是要告訴一聲。
......
北府軍大營。
林四海率軍來到了這里。
大家同朝為臣,其實很早就認識。甚至還一起上過戰場。
對于林四海的到來,于萬里其實是很歡迎的。
面對賈平安這座大山,他的心理壓力一直很大。
這是一個年輕人,充滿著干勁,有著不服天不服地的精神。
這一點就很好,不然的話,也不會連敗大夏軍、齊軍和大統軍了。
但就是因為沖勁太大了,北府軍也感受到了壓力。尤其是下面人經過調查發現,此時的安國公,光是手下騎兵就有一萬兩千的黑騎衛,步兵還有三萬人的時候,于萬里吃驚之余,真是寢食難安。
他真怕賈平安一沖動,會來找他的麻煩。
認真來說,賈平安已經有實力可以動自己了。
衛國公來了,這再好不過。
此人即是國公,又是賈平安以后的岳丈。有他在,賈平安做事怎么樣也要收斂一下。
“見過衛國公。”
“于大將軍客氣了。”
雙方客套一番之后,于萬里問起此次帶來多少兵力的事情。林四海倒是頗有底氣的說道:“有兵五萬。”
“哦,這么多?”于萬里眼中也露出了驚喜之意。
“呵呵,全仗皇上威名。”林四海還客氣的向著昌都城方向抱了抱拳。
“好呀,衛國公這一來,安國公就不會那般的囂張了,你是不知道呀,他的膽子太大了,連大統的英郡王,他是說殺就殺,猶豫一下都沒有呢。”
“有這樣的事情?”林四海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雖說事情發生之后,于萬里就寫了密折,但一路是向昌都送去,并沒有通知到林四海的耳中。
“是呀,就在開城廣場上,弄了一個什么公審,當時可是聚集著數萬百姓,他們都看到了。”
“這...不是胡鬧嘛。英郡王可是禹王最喜愛的兒子,他死了,人家豈能善罷甘休。”林四海聽到這里,臉上就露出了急色。
對于賈平安,他的看法是有些復雜的。
即看不慣對方的囂張和不懂規矩,但同時,對于他的能力又是十分的欣賞。
至少宣國不足二十歲的男子,那是一個和賈平安可以相比的都沒有。
尤其這個人很可能成為了自己的女婿,那他早就把賈平安看成了自家人。
現在,得知闖下了如此大的禍事,不急才怪。
“無妨,安國公打仗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之前就曾兩勝大統軍,只要他還在,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于萬里還一臉自信的說著。
倒是林四海,聞臉色就是一變道:“那個...于大將軍,安國公可能要離開了。”
“離開?為什么?”于萬里吃了一驚。
“哎。”嘆了口氣,林四海就把昌都城內發生的一些事情給講了一遍。尤其是他早就知道的,賈家要與定國公聯姻的事情。
說來,賈家以后也會是他衛國公的親家,這就等于是三公一體,只要經營的好,便是沒有人可以輕易動得了他們。
這樣的事情,林四海知曉后,當然不會反對,還會極力贊成。
至于說出嫁的賈蓉蓉,是不是會同意?這從來就不是他們這些位高權重之人應該去考慮的事情。
女人嘛,出嫁的時候,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要父母同意,就是嫁給別人做妾,也是常有發生。
賈蓉蓉原本就是一個庶女,能夠成為定國公世子的正妻,這其實還算是高攀了呢。
于萬里認真的聽著,然后就理解了。
是呀,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算是很正常,可是發生在賈平安的身上,那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變為不正常。
“哎呀,安國公若是離開了,那守衛淶水關就要仰仗衛國公了。”
“這...我那五萬大軍,都是東拼西湊而來,做不得什么數的。”林四海老臉一紅般的說著。
五萬大軍,只是說著好聽,都是一路而來從各郡、各城中臨時招募的。其中多數都沒有經過訓練,想要成為真正的士兵,那是需要好好打磨才行。
“原來是這樣,即是如此,就不能讓安國公現在離開,不然大統軍兵鋒一至,我們要如何應對?”于萬里面色也變得很不好看。
“要不然這樣,我們可以放安國公離開,但他手下的黑騎衛可以留下一部分給我們,這樣,我們手中有了精兵強將,也就不用那么擔心了。”林四海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