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壺嘆了口氣。
她在嘆古代女性的命運。
但是也不耽誤她算計,特意和兩個姨娘提了一嘴,說她給蔣氏準備了嫁妝。
這就是施恩,既是給蔣氏,她畢竟有子,侯爺也不會看著她光禿禿的出去。
再就是給剩下兩位姨娘看。
后來秋水堂具體發生了什么陳玉壺不清楚。
只是當晚蔣姨娘再次來找了陳玉壺,說是她和侯爺已經說好了。
陳玉壺表示自已知道了。
陳玉壺最近其實顧不上蔣玉蓀,她要顧著自已的孩子。
兩個讀書的,要再去學院,之所以還沒去,是因為林清桐要走了,他們想送過清桐之后再回學院。
陳玉壺給林清桐打點行李,一邊打點,一邊罵他,還試著問過:“能不能不去?”
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邊關的日子不會好過的。
林清桐那頭倔驢又怎么可能為了陳玉壺的一片慈母之心,就放棄自已想要的?
蔣玉蓀先回去了,徹底的老實了,老實的好像府里沒這個人,一個正眼也不看林驥了。
府里的女人看似挺多,實際上一個爭寵的也沒有。
哪怕是從前的蔣姨娘,也是林驥沒地方去,才去秋水堂,要說蔣姨娘邀寵,還真沒看見過。
可見林驥本身并不太招人待見。
陳玉壺讓廚房用新疆烤馕的方式,做了許多大餅,好儲存。
還讓廚房熬了許多的肉醬和肉干,知道同行的人肯定會吃他的東西,所以陳玉壺準備了許多。
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過的也很快。
肉醬陳玉壺讓人專門定制了一批陶罐,就是為了林清桐路上方便攜帶的,暖房下來的番茄,陳玉壺讓廚房給熬成番茄醬給林清桐帶上。
他去將軍府,陳玉壺沒有舍不得,那時候的舍不得是演的,到底還是陳玉壺伸個手就能夠到的地方,而且將軍府怎么樣也不會委屈了他。
這次要去邊疆,很明顯不太一樣。
陳玉壺邊邊角角都想到了,零碎的銀子兩包,貼身放的銀票也準備出來。
穿的用的,都是用的上好的,什么舒服方便給他用什么,不值錢的不用,萬一有個好歹,讓他把衣服當了也行。
兩個姨娘也跟著忙活開了。
到了不得不送林清桐離開的那日,林清桐穿著一身輕便的衣服,騎馬在前,府門口他和姐妹們一一惜別。
男孩子和林驥在前騎馬,身后只跟著一輛馬車,馬車上是陳玉壺和清洛。
不是不帶女孩子出來,而是外男太多了,人多眼雜,女孩子也不能下車干什么,干脆沒帶。
陳玉壺下了馬車,看著清柏清濁把自已馬上的東西,一一放到了清桐的馬上。
陳玉壺的手有些顫抖,這小王八蛋是家里最不聽話的一個,可是到底才十四歲,十四歲沒有父母,要跟著師傅要去邊疆。
她還是不放心,
陳玉壺死死的看著林清桐,林清桐遲疑了片刻,下馬。
走到了陳玉壺面前,不遠處是威武將軍和他的師兄弟,還有一些要去參軍,當官家的孩子。
說白了,威武將軍帶著的全是關系戶,來送孩子的也不只是陳玉壺一家。
和別人家絮絮叨叨的母親比起來,陳玉壺甚至算的上是寡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