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檸一攤手,笑道:“誰叫我這些年就盼到她一個閨女。”
皮就皮吧,小孩子皮一點,才能長得好。
這邊尤氏過來拜見,那邊迎春等收到消息,也都忙過來了。
這一天,寧國府異常熱鬧,寶釵遠遠看到一個年齡和她相仿的沈家少年郎,心頭忍不住就是一動。
沈家家風好,從沈大學士到沈大人和他的兩個兒子都無妾室。
那少年據說是沈夫人二侄兒的長子。
看著就是有股書卷氣。
沈家前些年不準考官,但如今不一樣了。
沈大人又是國子監的博士,他的孫子,考舉人、進士應該不難吧?
寶釵覺得進皇家當侍女,以后出來管慈幼局,還不如嫁到官家。
沈家是清流,又有寧國府這等姻親,以后再怎么都不會差。
借著這兩家,她家的皇商資格,不說更進一步,至少不會下滑了。
越是清楚沈夫人和皇家的親近,寶釵越想她能幫一把。
薛家如今雖然還擔著皇商的名頭,但事實上也就管著宮花一些小物。
她爺她爹曾經涉及的銅、鐵、茶、鹽和絲綢等賺錢買賣,如今一個不剩。
如果有沈夫人幫忙……
寶釵回家就隱晦的跟薛姨媽說了沈家的事。
沈家沒有女孩子,沈櫝這一支不要說女兒,連個孫女都沒有。
嫁到他們家,以后還不用擔心生女兒不得喜。
“別說沈家了,幫我看看這賬目。”
薛姨媽的主要心神,還在她的賬目上,“這蘇州的幾個鋪子,今年倒是難得,比往年能多賺些銀子。”
寶釵:“……”
她能怎么辦?
她只能過去看賬目。
其實這些賬目,都是掌柜們讓她們看的。
人家既然送了上來,那肯定是找不到半點破綻的。
“我和哥哥在賈家上學,大舅舅征了安南,現在又去征倭國,這些人但凡有點腦子的,都會老實些。”
是嗎?
好像確實是這個理。
薛姨媽在心里嘆了一口氣。
“媽,江南富庶,今年各處生意都還好,不如拿出一部分,捐給受災區域的慈幼局吧!”
寶釵勸她娘,“皇后娘娘派出許多女官往各地的慈幼局,捐款多的,她那邊肯定有記,這印象多了,以后有機會……”
“今年不行!”
薛姨媽不讓她說完,“你大舅舅那邊還很缺銀子。”
雖是征倭大將軍,可是前往倭國的兵士都是從各地調來的。
不給些甜頭,那些個丘八能聽話嗎?
“等你大舅舅忙完倭國的事再說吧!”
寶釵:“……”
她已經到了忍不了的地步。
“媽,您知道沈夫人對慈幼局一直都有捐款嗎?”
薛姨媽:“……”
“到底是我們自己家的事重要,還是舅舅的事更重要?”
寶釵看著她娘,“您今年不在皇后娘娘那里留下印象,往后就算想留……,又跟如今傾家蕩產還國庫欠銀的那些人有什么兩樣?”
他們會被記住嗎?
他們不會被記住。
“您一直都說沈夫人是走了運氣,卻不想想,她一直以來的謀劃。”
寧、榮二府,原先榮國府的處境可比寧國府好。
可是如今呢?
這世上的事,很多時候,都是事在人為。
“爹以前常說,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可那是你舅舅!”
再不親近,在外面她也是王家女。
薛姨媽不知道女兒這是怎么了。
對舅家居然有那么多的不滿。
“你舅舅好了,你才能好,之前不都跟你說……”
“娘,我不想進宮。”
寶釵的眼睛紅了,沒喊她一直在金陵喊的媽,“王家有女兒,就算大舅舅和二舅舅身邊的表姐們全都嫁了,可王家族里,也有不少適齡的。”
她都不知道,她娘怎么就死磕那皇宮了。
“之前元春大表姐在宮里,您覺得,我能比她還好嗎?她在宮里的那幾年,為家里拿過什么好?”
不僅沒有好處,還搭進去好些銀子。
這事不是秘密,他們剛來賈家就聽說了。
可是她娘還是沒有吸取教訓。
“沈夫人為什么要把大表姐帶回家?您想過嗎?”
寶釵要被她娘氣瘋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是患難夫妻,您沒見放出那么多人,朝堂上,都沒有哪個朝臣上折子說什么充盈后宮嗎?”
做子女的,大都不會走上輩走過的錯路。
同樣的,滿朝文武也被太上皇和當初的那么多王爺嚇怕了。
“娘,我們能不能不要舅舅說什么,就是什么?”
前車之鑒猶在,她娘怎么就看不透呢?
“……”
薛姨媽看女兒這個樣子,眼圈慢慢的紅了,“你爹走得早,我們孤兒寡母的,若是不靠你舅舅,都不知道要被族里欺負成什么樣。”
是給了王家一些東西,可是,沒有王家,族里扒得只會更多。
“你大舅舅是忙,可是他也不是沒給我們謀劃。”
進宮怎么就不行了?
“你哥哥不成器,只能靠祖產過日子,你若不能高嫁,幫你哥哥一把,我們薛家要不了多少年,就要淪為普通商戶。”
那樣,她又如何對得起去世的老爺?
“論才情,論樣貌,我兒又哪點比不得這府里的姑娘?”
這世上,嫁誰都是嫁。
高門大戶,有幾家沒有三妻四妾的?
當初老爺沒有,那也是因為他們王家勢大。
“你如今和你大表姐當初已經不一樣了。”
寶釵常拿邸報回來,賈家如今也愛看這東西。
為防和人說不到一塊兒,薛姨媽也看的。
“當初有太上皇有甄太妃,皇上和皇后娘娘什么都做不得主,元春在宮里只能蹉跎歲月。”
薛姨媽道:“可待你及笄,皇上春秋正盛。”
男人嘛,年紀越大,越愛年輕的。
當初也就是她看得嚴,才沒給她弄出庶子庶女來。
賈家變成這樣,那也是因為沈夫人一家獨大,再加上賈敬確實是個君子,以至于她都不知道,外面的男人是什么樣子。
沒見定了族規,后街的男人們又另外想轍了嗎?
那龍陽之好是什么好名聲?
還不如養小妾、通房呢。
“你舅舅再打了倭國,一定會被封公的,你是他嫡親的外甥女,進了宮,不說昭儀、婕妤,皇上再怎么也會給個美人、才人的名份。”
薛姨媽覺得她女兒,哪看哪好,“等到皇上知道你的好,我們家就再也不用愁了。”
要是再生個一兒半女,未來說不得……,他們薛家才是四大家里,最好的那一家呢。
“你天天帶的金鎖,我已經讓人傳高僧之,須得有玉的才能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