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十六。”
“宮里的流蜚語聽了不少?”
“奴才……奴才聽了一些。”慶寶戰戰兢兢回話,隨即又說道,“奴才沒有參與過,求長公主明察。”
“為什么不參與?”
“奴才覺得他們說的都不對,”慶寶抿著唇,有些憤怒開口,“長公主去西陵是迫不得已,但在七年前兵敗之際,也是挽救齊國江山社稷的人,是天下百姓的恩人,被收回來的三城百姓至今都感念著長公主恩德。皇城里這些貴人不知戰爭的殘酷,更不知被掠過去的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他們……”
慶寶咬牙:“他們對戰敗一事沒有親身體會過,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
晏九黎不發一語地看著他。
須臾,她笑了笑:“你一個小太監,倒是比那些權貴懂得多。”
不管他說的是真心還是假意。
哪怕只是為了保命才這么一說,晏九黎也不想深究。
她轉身進殿:“前殿彈劾本宮的很多?”
“是。”慶寶起身跟了進去。
“都有誰?”
“為首的就是武陽侯的叔叔,督察院都御史顧大人,副都御史于大人,戶部尚書程大人,還有金吾衛蕭統領,以及端王爺父子。”
晏九黎坐在案前,拿起筆,把慶寶說的幾個人都記了下來。
督察院都御史顧成銘,副都御史于秉文,戶部尚書程瀚書,金吾衛統領唐蕭然,端王父子。
晏九黎目光落在唐蕭然的名字上。
唐蕭然是金吾衛統領,也是御前第一高手,貼身保護皇帝安危,負責整個宮廷的護衛巡邏。
“阿影,去查一下唐蕭然。”
“是。”
暗中一道身影急掠而去。
慶寶只覺得眼前一花,像是有陣風拂過,隨即殿內就恢復了平靜。
他不敢問,也不敢多想,安安靜靜地躬身侍立著。
不出半個時辰,晏九黎就得到了唐蕭然全部信息。
二十九歲,武功高強,是顧云琰母親唐氏的親侄子,唐家嫡長子。
五年前朝廷舉辦的武試中拔得頭籌,成為金吾衛統領,深得皇帝信任。
做了金吾衛統領之后,皇帝就給他賜了婚,妻子是端王之女玲瓏郡主,成親已有三年。
晏九黎盯著名單上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金吾衛統領。
這個身份挺不錯,她要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