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野堅持,“以后藥廠建起來,像特級止血粉之類,都是特種團配備的最多,讓他們出點兒力氣也是應該。”
這話確實有道理!
吳桂花笑了,“行,如果組織上不同意,你也別堅持。大不了慢點建設,不急這三兩天。”
人手問題解決了,吳桂花又找設計院和工程隊的技術員,仔細研究圖紙,稍稍修改了兩處,地面硬化,增加了廠區綠化面積,還有預留了幼兒園和小學的位置……
財大氣粗!
這一趟南下,吳桂花又沒少賺錢,所以腰桿子挺的筆直,爭取藥廠建設一步到位,省得以后再折騰返工。
之后幾天,早起晚睡,吳桂花在工地跟了三四天,又從退伍兵里跳出兩個給小常打下手。
一個叫洪鐵牛的,三十多歲,就是之前為了保護藥材受傷的老洪,做事很認真負責,以后負責整個廠區的安保。
另外一個叫賈全福,二十多歲,沒有左臂,但記憶里特別好,十天前食堂中午吃了什么飯,他都記得清楚,更別提工地上的建材消耗和進出了,幾乎都在他心里,最適合做后勤管理。
于是,這倆人走馬上任后,小常立刻就輕松下來,可以多照管老藥廠那邊的生產了。
吳桂花也放心的帶著伍德去了濱市。
之前南下的匆忙,來不及多安排。
幸好,多這一個月的培訓,服裝店和酒樓的人手都進步很大。
服裝店招了四個店員,一個是徐良的堂妹,也就是徐主任的小女兒徐冬冬,其余三個都是小院附近找來的回城知青,讀過書,也勤快能干肯吃苦。
四個姑娘一水兒的青春靚麗,身形好,氣質也不錯,把微笑服務幾個字貫徹到底,見人就笑,看著就舒心。
李蘭除了在學校補作業,平時就直接住在了店里。
吳桂花到店的時候,劉小紅和王淑芬幾個小姐妹也逮到機會就跑來幫忙。
一群年輕小姑娘把店里店外擦的很干凈,大片的玻璃窗透明的像沒有安裝一樣。
“姑娘們,快來接漂亮衣服啊!”
吳桂花一嗓子喊出去,立刻讓姑娘們炸開鍋了。
“阿姨,阿姨,你回來了!”
“娘,娘!”
李蘭帶頭跑了出來,一把抱住親娘又蹦又跳。
劉小紅幾個圍上來,嘰嘰喳喳問好。
倒是徐冬冬和其余幾個店員,趕緊幫著伍德把吉普車上的大包裹往店里抬。
好不容易安靜下來,吳桂花樓上樓下看過一邊,大聲夸獎姑娘們。
”做的不錯,你們都辛苦了!今天一人獎勵你們一套新衣服!”
徐冬冬和幾個店員不敢答應,但劉小紅幾個已經歡呼起來。
“謝謝阿姨,哈哈,今天真是來對了!”
她們平時同李蘭處得好,經常出入小院兒,就是這個服裝店也是當自家的店,抓緊一切空閑跑來幫忙,所以,新衣服都拿的理直氣壯。
如果占便宜了,大不了以后也多來干活兒唄!
很快,幾個大包裹被拆開,都是這次在廣省買回的春季新款,包括蝙蝠衫和美體褲。
伍德又開車回小院兒,繼續去運之前攢在空間的那些存貨兒,還有各種包包、鞋子和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