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一份清查完畢的總賬,被送到了御前。
何歲與寧白露并肩坐在燈下,看著那兩份對比鮮明的賬目,饒是何歲,嘴角也不禁微微抽搐。
一份,是帝后二人執掌宮權后,整個乾清宮與坤寧宮一年的用度總覽,經過一番修枝剪葉,裁撤冗余,花費竟比往年減少了七成,生活品質卻不降反升。
另一份,是慈寧宮一個季度的茶水、點心、香料采買單。
好家伙!
何歲內心瘋狂吐槽。
朕和梓潼兩個人,一年吃穿用度加起來,還不夠老妖婆喝兩季茶的錢?她那茶葉是金子做的,還是點心里能吃出長生不老藥?
這哪里是太后,分明是頭吞金獸啊!
寧白露看著何歲那精彩紛呈的臉色,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她隨即又斂了笑意,正色道:“陛下,臣妾以為,此事可善加利用。”
何歲立刻心領神會,與她相視一笑,那笑容里,滿是夫唱婦隨的默契與狡黠。
“小安子。”
“奴婢在。”
“去,把負責記注起居的翰林官,給朕請來。”
不多時,一名戰戰兢兢的起居郎被帶到御前。
何歲與寧白露沒有多,只是分別從袖中取出一個分量十足的厚厚紅包,塞到了他的手里。
起居郎先是一愣,隨即露出一個“我懂的”心領神會的笑容,麻利地收下紅包。
可當他抬起頭時,臉上卻已是一片動容與悲苦交織的神情,仿佛親眼見證了千古未有之圣君賢后。
次日,新修的起居注上,用飽含血淚的筆觸,大篇幅地記載了帝后二人是如何宵衣旰食、節儉愛民,又是如何在發現宮中用度奢靡后痛心疾首,力行改革,為國庫節省下巨額開銷的感人事跡。
字里行間,無一不透露著“天家清貧,與民同苦”的偉大情操。
消息傳到慈寧宮,李太后氣得當場摔碎了最心愛的一套汝窯茶具。
她本想給寧白露穿小鞋,結果反被對方扒了底褲,還被架在“奢靡浪費”的火上反復炙烤,成了襯托帝后賢德的背景板!
這一次,李太后徹底蔫了,暫時收斂了所有爪牙,再不敢去尋寧白露的麻煩。
她生怕自己再幫倒忙,讓那小蹄子再抓住什么錯漏,把剩下三局的權柄也給奪了去!
沒了太后拖后腿,寧白露在處理宮務的過程中飛速成長,對何為權力,何為制衡,有了遠超書本的深刻理解。
但理清后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
坤寧宮,書房。
夜色如墨,唯有這一方天地,被數十支燭火映照得亮如白晝。
這是何歲親手為她布置的“聚光燈陣”,光線柔和而明亮,驅散了所有陰影,卻驅不散寧白露心頭的愁云。
她纖瘦的影子,被拉得長長的,投在身后的紫檀書架上,平添了幾分孤寂與疲憊。
面前,那幾箱由慈寧宮“賞”來的文書賬冊,如同一座座散發著腐朽與陰謀氣息的大山,沉沉地壓在她的心頭。
起初,她尚有信心。
憑借著清查六宮爛賬的經驗,她試圖用同樣的法子,從這堆亂麻中理出頭緒。
她挑燈夜戰了整整兩日。
然而,結果卻是令人心驚的挫敗。
這些賬冊,比后宮那些管事太監的手段高明百倍。它們就像一張張用蛛絲織成的網,看似清晰,實則每一根絲線都通向一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