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待胤禛一番忙碌后來到永和宮,德妃也才剛從乾清宮歸來,進門沒多久,見兒子渴得捧著茶碗豪飲,心疼地為他打著扇子,要他慢些喝。
德妃說道:“胤祥和胤禵已經回書房,我說你們皇阿瑪也太心急,不讓兒子歇一歇,大的差遣去辦事,小的按回書桌前,跟他出一趟遠門啊,家里家外都遭罪。”
胤禛喝了茶,拿過扇子為額娘驅熱,說道:“兒子是職責所在,胤祥和胤禵倒是皇阿瑪最了解他們,在外頭玩瘋了,就得這么干脆地收了心,不能哄著慣著。”
德妃問兒子:“一路上沒少給你添麻煩吧,胤禵有沒有惹你生氣?”
胤禛直:“何止兒子生氣,皇阿瑪也沒少生氣,胤禵好幾回險些要挨揍,還是皇祖母和佟娘娘護著,自然小孩子脾氣,皇阿瑪不放在心上,兒子也不會計較。”
德妃不禁氣道:“出門前千叮萬囑,怎么還是這樣不懂事。”
胤禛忙說:“自然有懂事的時候,多是聽話的,不然皇阿瑪可不答應。額娘,這一趟出遠門,兒子和弟弟們朝夕相處,真是很受用,只因比他們大些,從前總覺得手足之間隔著些什么,這下全沒了。”
德妃很是欣慰:“這就好,額娘放心了。”
胤禛細細看了眼母親,說道:“額娘氣色不壞,兒子也放心。”
德妃抬手給兒子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再為他整理好衣襟,說道:“弘昐沒了,可你在外奔波幾個月,恐怕早已將傷心放下,側福晉不容易,回家后在她跟前,多少有些表示,別寒了人心。但也要在乎毓溪的感受,若拿捏不好該怎么做,就坦蕩蕩地和毓溪商量,聽毓溪的安排。”
胤禛答應:“兒子知道,家里的事,自然是該聽毓溪的。”
德妃說:“這幾個月,京城里不少熱鬧的事,回去聽毓溪細細告訴你,額娘這兒得備著你皇阿瑪來休息,到這會兒太子都還沒見到皇上,你就更不合適留下遇上了,早些跪安吧。”
胤禛卻神情嚴肅地問:“額娘,東宮典當珠寶的事,可當真?”
德妃淡淡地說:“這些事毓溪都知道,回去聽毓溪告訴你吧。”
且說皇帝一回紫禁城,就召見大臣處理政務,因此太子尚未私下里見過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