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說道:“不該拿你十三哥來舉例,這可不是哪個爹娘生的事兒,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從太穆皇后肚子里生下來的,那又如何呢?胤禵啊,你是皇子,你的阿瑪是大清皇帝,你就多余問這話。”
胤禵那么聰明,立時就明白姐姐話中的含義,剛好有宮女送瓜果來,姐弟倆稍停了停,待她們退下,胤禵也想明白了。
“將來能爭的,我勢必要爭一爭,姐姐可以不幫我,但也別攔著我,別責怪我。”
“想那么遠做什么,先把你的書念好。”
胤禵坐直了身板:“將來姐姐再如何偏心,也不要不理我。”
聽這話,溫憲心疼了,摸一摸弟弟的腦袋:“傻小子,不論發生什么,姐姐都不會不理你。將來有了自己的家,朝廷里人情往來,家里過日子,有用得上姐姐的,公主府的門隨時為你開。”
不愿氣氛沉重,胤禵嘿嘿一笑,問:“我若見天來蹭吃蹭喝的,額駙能答應?”
溫憲自信滿滿:“我和你姐夫一條心。”
胤禵忽然就舍不得了:“姐,將來舜安顏或是佟家……”
可溫憲立刻扎了一塊蜜瓜塞進弟弟嘴里,嗔道:“這話,你都說八百遍了,是我選定了要相伴終生的人,再說我可惱啦。”
“不說,不說了。”
“對了,你覺著十福晉生得可好看?”
胤禵吃著瓜,說道:“只在宮里看了一眼,都沒認清模樣,聽說是個爽快性子的。”
溫憲點頭:“像是能當家作主的,也好,替老十看著些,別叫他跟著老九廝混。”
胤禵卻認真地說:“胤禟他很聰明,才不會在宮外廝混壞了自己的前程和名聲,他只是霸道些蠻橫些。姐,將來額駙若與老九打交道,提醒我姐夫,要留神,九阿哥精明得很。”
溫憲笑了,很驕傲地看著弟弟:“我家胤禵冷靜又大氣,往后誰還說你是小孩兒,姐姐替你去罵架。”
胤禵委屈地說:“四哥才剛罵了我,不過看在他救我的份上,我原諒他了。”
“四哥我可不敢招惹,你換個人不行嗎?”
“姐不是天不怕地不怕?”
“我怎么就不怕了,你能耐,你別怕呀……”
姐弟倆熱熱鬧鬧拌嘴,德妃和榮妃一進寧壽宮就聽見了,再遠遠瞧見倆孩子乘涼吃瓜說笑話,好生愜意,榮妃便攔下德妃,說道:“一日不請安不妨事,太后也不見得惦記翊坤宮的光景,讓他們姐弟玩兒吧,咱們明天再來。”
榮妃如此心意,德妃自然順從,出門后說道:“榮憲出嫁時,胤祉也舍不得吧。”
“舍不得,姐姐舍不得弟弟,弟弟也舍不得姐姐,胤祉最聽他姐姐的話,榮憲要是能留在京城,胤祉家里不能叫那董鄂氏鬧得雞犬不寧。”
“溫憲她……”
“別多心,我怎么會擠兌孩子,她是太后養大的,說起來,沒能在你身邊養大,你當年的委屈失落,又該怎么算呢?”
德妃道:“對太后,自然是滿心感恩。”
榮妃卻回頭看了眼,輕聲道:“咱們姐妹就不繞彎子了,當是我多嘴吧,太后雖然寵孩子,可溫憲從小就會伺候祖母,老太太身邊的事兒離了她不成,溫憲沒少辛苦。自然孝敬祖母應當應分,可孩子這就嫁出去了,寧壽宮里少不得一陣子的不適應,可別讓太后隔三差五把孫女叫回來,人小兩口還得過日子呢,新娘子總在宮里待著算怎么個意思。”
德妃不禁笑了:“姐姐怎么想到這些了,不至于,不至于。”
榮妃道:“總之咱們倆多來伺候著,好歹起居飲食伺候順心些,不然聽說祖母不好,孩子自己也坐不住,何苦折騰她兩頭跑。”
其實這話,是說到德妃心坎上的,并非她過河拆橋,不愿再讓閨女伺候祖母,可比起溫憲離不開皇祖母,太后才是離不開孫女的。
但溫憲有她的人生,有她的大好年華,既然離了紫禁城,該多看看外頭的世界,不該再被困在宮里。
德妃點了點頭:“多謝姐姐,咱們好好伺候太后。”
榮妃笑道:“我也想在皇上眼里,多落些好,彼此彼此。”
之后的日子,宮里宮外各有各的忙碌,直到胤禛和三阿哥將烏爾錦噶喇普一家送出京城,九阿哥、十阿哥的婚事才算圓滿,胤禛也終于有空,能來看一眼妹妹的公主府。
送阿霸垓部離京這日,夫妻二人約定好了時辰,毓溪早已等在妹妹宅中,卻見胤禛獨自來的,不禁好奇:“三阿哥沒說跟著來嗎,我還怕不合適,吩咐下人將些古董字畫都收起來了。”
胤禛道:“和你想的一樣,不愿老三來說些酸話,我想法子撂開了他。這回接待烏爾錦噶喇普一家,籠絡好阿霸垓部,算是功勞一樁,就讓給他去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