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齊靜春的遭遇,懷里揣著五方印章的陳平安,神情就不由沉了下來。
似是察覺到了少年的不開心。
齊靜春極為罕見地伸出手來,揉了揉陳平安的腦袋,然后將一根寫著‘念君子,溫其如玉’的碧玉簪子,別在陳平安的頭發上。
接著笑了笑道:
“陳平安,我要走了,這碧玉簪子就當是我給你的離別贈禮好了。”
“你放心,這不是什么貴重物件,也不是仙家法寶,你心里無需有太大的負擔。”
“這碧玉簪子,是我先生出山之時,交給我的,算是對我的一種期許和囑托,可惜,如今我多少是辜負了先生的期許。”
想到自己的先生,齊靜春的眼神里就不由得有了追憶之色。
說起來,他也好久沒見過先生了。
先前四家代表派人來取放于驪珠洞天的鎮物時,倒是給他帶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說是自家先生自囚于功德林中,自身泥像也被搬出了文廟。
這么大的事,可惜他一個弟子一點忙都沒幫上啊。
心中微微一嘆的齊靜春,低頭看向了這個跟自己年輕時很像的陳平安。
“如今我將它贈予你,只是因為我覺得,你將來會比我更配得上它上面銘刻的文字。”
聞,陳平安下意識地想要將頭上的簪子取下。
可齊靜春卻是搖了搖頭,示意還不到時候。
念君子,溫其如玉。
這是先生對齊靜春的期許,也是齊靜春對未來陳平安的期許。
當陳平安有了足夠的力量之后,所有人都會好好聽陳平安的道理。
到那時,陳平安的性情自然而然的就會和玉一般溫和。
對于這一點,齊靜春深信不疑。
“行了,如今我也沒更多的東西可送你了。”
“陳平安,再見了。”
陳平安沉默半晌,終是抬起頭來和齊靜春告別道:
“齊先生,保重。”
是保重,不是再見。
齊靜春看著眼前似乎察覺到了點什么的少年,愣神片刻,隨后啞然失笑。
抱歉了陳平安,這件事齊先生倒是不能答應你了。
看著遠去的陳平安,齊靜春緩緩閉上了眼睛。
驪珠洞天,有他齊靜春在,足矣。
……
走出學塾的陳平安,心情有些沉重。
他知道高懸于天的驪珠洞天會平穩落地,不會受到天道反噬。
因為這一切都是以齊先生魂魄碎裂為代價換來。
只是這真的值得嗎?
對齊先生來說,確實值得。
以他一人之死,換來小鎮所有人可活,這便是齊靜春這位儒家圣人的道理。
若是不救,那么齊靜春也無法成為儒家圣人。
這便是死結所在。
就在陳平安陷入思索之際,忽然聽到一聲飽含怒意的聲音,自不遠處桃葉巷中響起。
“螻蟻!”
陳平安抬頭望去,就見到與搬山老猿一道進入小鎮的正陽山小女孩陶紫,正一臉憤怒地看著她。
想來,此時的陶紫已然得知了搬山老猿出手的后果。
所以連帶著恨上了她眼中的‘螻蟻’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