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啊老爺!”
璉二急了,連聲道:“既然有機會,為何不努力爭取一把?”
他可沒聽聞大老爺有努力爭取的風聲,這叫璉二不解的同時又相當不滿內,這樣的機會錯失可就太過浪費了。
“沒那功夫!”
大老爺淡然開口,沒好氣瞪了璉二一眼,冷笑道:“老子如何行事,還輪不到你小子指手畫腳!”
璉二頓時不敢聲,只能將焦急埋在心中。
……
說來也是古怪,大老爺對上位之事不怎么積極,這么不甚有上進心的表現,反而還入了當今的法眼,沒等朝堂上的紛爭繼續擴大,大老爺便在當今的鼎力支持下,順利上位坐上了工部尚書之位。
一時,外頭到別院送禮的官員和權貴絡繹不絕,以大老爺此時的官位和實力,完全可以充當一派旗手,不管哪方官員都不敢輕易怠慢。
對于這些上門慶賀的官員權貴,大老爺還能稍稍約束,要他們不要弄得太過夸張,不然引起當今不滿的話,他倒是無所謂,就怕上門送禮的官員權貴承受不住。
旁人他可以視而不見,大老爺也沒有大擺宴席的想法,工部尚書之位還引不起他多大的興趣。
不過,林如海和賈敏夫婦帶著黛玉和林端上門道賀,他卻是在別院熱情接待,對待親戚大老爺還是愿意給點面子的。
“恭喜大舅兄順利高升,以后入閣拜相也不是沒有希望!”
林如海到了前院書坊,與大老爺獨處時忍不住開口恭喜道:“以后,還請大舅兄多多提攜!”
他確實沒料到,大老爺的官運竟是如此亨通。
幾個官場上的重要節點,四品升三品,三品升二品這樣的關鍵步伐,其余官員怕是奮斗一生都難以跨越,大老爺卻是有如神助,每每都能輕松跨越,實在叫人羨慕。
眨眼,大老爺已是堂堂部堂大佬,基本上已經站到了大齊官場的頂尖位置,這才多長時間?
都說他林如海升官飛速,可比起大老爺來,屁都不是啊。
“怎么,妹夫想動一動了?”
大老爺自然不知林如海心中想法,就算知曉也不會太過在意,這樣的事情他也是沒料到的,一路升遷幾乎沒遇到絲毫阻礙,這樣的機緣他自己也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啊。
淡淡掃了林如海一眼,這位回京近兩年時光,在太常寺卿的位置上坐得穩穩當當,沒什么出彩的地方也沒出什么漏子,總之不甚起眼。
在太上皇與當今爭斗依舊激烈的情況下,林如海這樣的表現才是最聰明的做法,不引人關注就不會有太多的麻煩上身。
“沒沒沒,只是一時感慨而已!”
林如海連連擺手,笑道:“我對眼下的生活還算滿意,就算要動也得等兩位圣人的交鋒,徹底落下帷幕才成啊!”
他的腦子無比清醒,知曉眼下可不是出頭的時候。
“再說了,黛玉和端兒年紀都還太小,我還想有更多的時間陪伴,眼下真的沒必要胡亂折騰!”
“妹夫倒是看得清楚!”
大老爺笑道;“怎么樣,你打算把端兒放在哪里上學?”
林端也有五歲了,有林如海和賈敏這樣飽讀詩書的父母,小小年紀就已經啟蒙,聽說學得還算不錯,只要培養得當指不定又是一個讀書種子。
“這個……”
林如海有些猶豫,因為林家人丁單薄的緣故,根本就辦法弄族學這樣的機構,像兒子林端這樣的年紀到了,就得考慮以后的路。
讀書科舉不過只是進入官場的敲門磚,一味閉門死讀不是什么好事,最好在求學之時結識一幫學子,等到進入官場之后也好有同氣連枝的盟友。
按照林如海的打算,他本事想將兒子送去江南書院求學的,正好他也是出自那里,還有些老關系和老熟人,不用擔心兒子沒人關照。
可,不論是他還是賈敏,都不樂意讓兒子離得太遠,江南距離京城何止千里之遙,他們又不在那里,真要出了什么變故就算想要幫忙都鞭長莫及。
“不瞞大舅兄,我本想將端兒送去京城附近的書院,只是路途還是有些遠了些,不如送到賈氏族學那里上學可好?”
林如海也不隱瞞心中想法,直接開口道:“夫人回過幾次榮府,聽聞賈氏族學的學風不錯,正好端兒年紀不大也不好到遠處求學,在賈氏族學那學習幾年時間再說!”
“如此也好!”
大老爺臉上,露出心領神會的神色。
林如海是個聰明人,知曉自己的根底,讓兒子到賈氏族學讀書,不管是真的看重族學,還是有表明心跡的想法,他的這一樁行為都相當聰明。
起碼,他如此行事不會引來賈家反感,勛貴階層也不會對他有什么旁的看法。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