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朱權這悲傷的樣子。
朱正則是正色回道:“保家衛國,守土安民,這本就是軍人的職責所在。”
“若非寧王堅守長城不失,若非寧王阻擋了這十幾萬元軍六日,吾也無法馳援破元。”
“這些將士們用性命保護了疆土,更護衛了大寧府數百萬的百姓,這是功績,他日史冊也定會銘記這一戰,得無數百姓敬仰。”
聞!
朱權也是正色的點了點頭。
“是啊。”
“軍人職責就是保家衛國。”
“這些兄弟都死得其所。”
“只不過……”
朱權帶著一種憂慮之色:“若是四哥贏了,這些將士們的功績自然是不會被淡忘,可一旦四哥輸了,我們輸了,那他們就不是護衛家國有功的功臣,而是逆賊。”
“不僅不會有功績,甚至還會被定為逆賊,牽連家小。”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這些兄弟們在九泉之下也會不安吧。”
顯然。
朱權這一擔心并沒有錯。
一旦真的朝廷勝了。
別說是守衛在大寧的邊軍將士,還有朱棣麾下數十萬將士,甚至于整個朱棣所執掌府域內的官吏都會被清算。
這,便是一句話可以概括。
成王敗寇。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而且一旦朱允炆贏了,勾結元人這一罪責將會被他用盡一切辦法壓下,不被史冊記載,甚至于這些浴血奮戰抵御元人將士的功績也會被徹底抹除。
畢竟。
作為皇帝的他是絕對不能背負這數典忘祖的罪名的。
他這建文之名也會因此而淪為笑柄。
“會贏的。”
朱正則是肯定的說道。
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
相比于歷史上的朱棣,如今的戰局則更為的明朗,如果這等戰局都輸了,那朱正也只能說歷史記載有誤,永樂大帝朱棣也是沒有這個皇帝的命了。
而朱正也要準備逃往大明之外建國去了。
反正。
朱正也并不怕什么,憑自己的實力,還有如今所掌握的力量,足可應對。
“反正已經走上了這條路了,那就無需后悔什么。”
“贏就贏,輸就輸。”
“至少還博了一把。”
朱權也是笑了一聲,不介懷此事了。
“明日朱將軍應該就要領兵離開了。”
“本王已經下令后勤軍準備了半月的口糧,明日就會分至朱將軍的麾下。”
“行軍打仗,本王并不是太懂。”
“總之,祝朱將軍馬到功成,將這元人之禍徹底解決。”
“此番本王也不打擾朱將軍休息了。”朱權站起來,對著朱正笑道。
朱正也是站起來,抱拳回道:“借寧王吉。”
隨即。
朱權笑了笑,緩步離開了營帳。
可在出了營帳后。
朱權腦海之中都是朱正的眼睛,還有那有著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他久久難以回神。
“高政。”
“唉。”
“他不可能活過來了。”
“當年親眼看著他葬入皇陵的。”
“終究是我這些年思念太甚了。”朱權心底暗暗一嘆。
雖說為叔侄,但年齡相仿,甚至他還比朱高政小了一點。
從小就是朱高政帶著他和老十二一起玩的,三人感情也是無比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