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要那一塊地干什么?”
“一個別苑還不夠你霍霍的嗎?”
太子別苑的面積,都能相當于一個府邸了。
而那個,基本上也就只有李承乾一個人。
所以更多的地對他來說也沒用啊。
李承乾說道:“父皇,實不相瞞。”
“若是糧食的產量問題能解決,那么到時候一定會面臨一個問題。”
“那就是家家戶戶的糧食都會超出界限。”
“雖然人人都能吃飽,可是孩兒覺得卻不能浪費。”
“到時候,可以低價從那些百姓的手中收購糧食。”
“然后,由我來制成米面,再向外出售。”
“只有這樣形成一個循環,才能保證一直運行下去。”
“不然的話,只要過個一兩年,糧食就會徹底泛濫成災。”
“那樣一來,其實不是好處,而是禍患。”
這一切都是可以看得到的。
以前,人們都吃不飽,但是忽然能吃飽了。
不僅如此,糧食還能剩下很大的一部分。
那這些糧食去哪?
放在家里,那最終也會腐爛。
一戶人家,最多五個人罷了,五個人能吃多少?
“而且,現在最要緊的不是吃飯,而是百姓們的生活問題。”
“父皇也可以看到,現如今家家戶戶都沒多少糧食,也根本沒有收入。”
“糧食產量提升起來了,那百姓們也能有收入。”
“有了收入,那最起碼會往外花吧?”
“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將這些銀子全部回收過來。”
“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只有這樣才是長久之計。”
李承乾說道。
他壓根就沒想過自己會輸。
只有百姓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那他們的生活質量才會提高。
無論是修繕自家的房子還是去買一些平日里連靠近都不能的綢緞。
這都是一種消費。
李世民此刻也沉思起來:“你說的這些自然是事實。”
“可是,你低價將那些糧食收回來,那再向著百姓們售賣的話,價格怎么定?”
“要是變高了,那他們還不如自己留著。”
“何必去買你這種高價值的米面呢?”
“要是價格低了,那就更沒有必要了。”
李承乾忽然笑了笑,說道:“父皇,糧食的價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但是,如何去賺取百姓們手中的銀子,糧食倒是小問題。”
“天災,不只是風火雷電,還有各種自然災害。”
“其中,就包括了蟲災。”
“一旦爆發蟲災,那人們就沒有了收入。”
“所以,想要保護自己的糧食不被那些蟲子吃干抹凈,那就得購買由我出品的東西。”
“其中的利潤,自然可以從這里賺取。”
這也是他老早就發現的。
前世的時候,糧食的價格一直都一個樣子。
可是在大城市里面,這些廉價的東西卻變得極為高昂。
一方面是為了控制人們的收入,不讓一些人因為大量種植而變得太過富有。
另一方面,也是形成了一個循環。
畢竟,人是有惰性的。
一旦不缺錢了,那就不知道會干出什么事情。
還不如讓他們一直處于半溫飽的狀態。
不至于餓死,也不至于有那個閑心去想別的。
而這種模式,他自然也可以用到大唐。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