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陸戰隊的潛水員負責協助紀曉賓收集海底礁石分布情況。海面上的水文情況是由談仁皓負責收集的。其最主要的數據就是水溫,鹽度,海水的透明度,水流方向,水流速度,以及風向,風速等。這些數據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有點多余,不過為了保證轟炸能夠取得最好的結果,就必須要盡量掌握任何一種可能對炸彈或者魚雷產生干擾的水文,天氣情況。
一直忙到傍晚前,他們才回到了“勃浪河”號巡洋艦上。等他們來到軍官餐廳的時候,大部分的軍官都已經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去了。幾個人各要了一份標準的軍官套餐之后,就在餐廳角落里的兩張桌子旁坐了下來。
“這是海底礁石,以及附近的水深情況分布圖。”紀曉賓肯定學過專業的繪圖,他臨時繪制的這份帶有等深線的海底地圖并不比那些專業的海底地圖遜色多少。“最大的問題是,這附近海域的最大水深只有50米左右,最淺的不到10米。仁皓,‘劍魚’魚雷所需要的最淺水深是多少?”
談仁皓愣了一下,立即放下了手上正在統計的一組數據,說道:“最小使用深度是30米,最好能夠達到40米。”
紀曉賓在繪制的海底地圖上看了一會。“如果按照這一要求的話,那么就只有最多四個魚雷投放點,就算以30米為標準,也就最多十個魚雷投放點。這其中,距離目標最近的投放點在這。”
談仁皓立即在上校的海底地圖上看了一眼。“有兩千米的距離,是不是太遠了一點?”
紀曉賓聳了下肩膀。“除非我們能夠讓人把戰艦往南拖一點,不然就只能選擇這里了。”
兩人都沉默了下來。雖然“劍魚”魚雷的射程達到了八千米,但是那些轟炸機的飛行員恐怕都還沒有完全掌握魚雷轟炸的所有技術。如果投擲魚雷的距離太遠了一點的話,肯定會影響到結果。當然,要想改變戰艦的位置是不可能的,因為戰艦的沉沒地點是早就確定了的,不能輕易更改。
“上校,其實不用這么麻煩。”這時候,郝東覺走了過來,“‘塘鵝’的標準投彈高度是250米,如果能夠將這一高度降低到150米,甚至100米的話,那么魚雷所需要的最小深度可以降低到20米左右。這樣,我們就可以選擇更近一點的魚雷入水點了。”
紀曉賓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后慢慢點了下頭。
“那些飛行員能夠做到嗎?”談仁皓卻有點擔心。
“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以前他們甚至在五十米的高度上進行過魚雷投擲訓練。”紀曉賓把煙掏了出來,軍官艙是巡洋艦上唯一可以抽煙的公共艙室。“如果把投放高度設定在100米的話,問題不會很大。仁皓,你負責的那些數據都弄好了嗎?”
談仁皓將整理好的數據給了紀曉賓上校,然后就開始對付面前的那盤飯菜,忙了一整天,他的最大感受就是“餓”。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