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今年邀請了日本參加嗎?”郝東覺咬了咬牙,“難道他們就不怕哪個水兵想不通,去把那幾艘日本戰艦給炸了嗎?”
談仁皓笑了起來,恐怕最沖動的就是郝東覺了。在上次大戰中,帝國海軍損失的官兵中有四成以上是在與日本海軍作戰中犧牲的。這些官兵的子女到現在都已經成年了,而且超過一半的加入了海軍。顯然,國仇家恨兩種極端感情都集中在這些年輕的海軍官兵身上,他們不給日本人惹點麻煩才是怪事。
日本“訪問”艦隊的旗艦是剛剛完成了改裝的“長門”號戰列艦。這是一艘在上次大戰后期開工建造的戰列艦,服役時,戰爭已經結束,后一直擔任日本本土艦隊的旗艦。在去年開始第二次大規模改裝,主要就是增強戰艦的防空火力,更換一些老舊的鍋爐,以及為戰艦重新布置司令部等等。隨同一起前來的還有兩艘重巡洋艦,兩艘驅逐艦。雖然編隊規模不算很大,不過這是上次大戰結束之后,日本海軍艦艇第一次參加帝國海軍的春季軍演。
第二天一早,兩百多艘戰艦陸續的通過了蝦崎島與桃花島之間的出師水道,駛往東面的預定軍演海域。這條水道是以上次大戰時,第一艦隊在八仗島海戰獲得勝利之后,返回舟山港休整,然后從此水道出發,南下迎擊西方聯合艦隊而得名的。當時,薩季亭元帥還是帝國海軍參謀總長,他在北面的海灘上為出征的帝國海軍將士送行,預祝出師大捷,因此該水道有了這么一個名字。
軍演開始之前,帝國海軍司令薩季亭元帥陪同薛希岳首相,以及寧海王共同檢閱了艦隊。他們乘坐的是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皇帝”號風帆戰列艦,而參演的艦艇陸續從這艘在帝國海軍戰艦名冊上最輝煌的戰艦旁駛過,接受了檢閱。隨后,各參演戰艦按照艦隊分開,分成十多個項目的演習也正式開始了。
首先登臺亮相的是第一艦隊的十二艘主力戰艦。這十二艘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一字排開,按照標準的炮擊戰線進入了預定航道,接著,十二艘戰艦上的上百門主炮全都指向了浪崗山列島最東面的那個小島礁。島礁上插著一名紅色的旗幟,那就是這十二艘戰艦炮擊的目標。
談仁皓他們站在第五艦隊的旗艦司令艦橋外,距離第一艦隊不過四公里而已。十二艘戰艦同時開火的場面非常的壯觀。爆炸聲在十多秒之后才傳了過來,就如同遠方的悶雷一樣。當硝煙散開的時候,島礁露出水面的部分已經消失了。
“鹽城”號上觀看炮擊表演的官兵都感受到了那股強大的破壞力,沒有親眼見到的話,不會有任何人相信那強大的破壞力。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