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阪與神戶的活動讓談仁皓收獲巨大。當時,大阪與神戶是日本最主要的造船基地。特別是神戶,日本當時所擁有的五座能夠建造五萬噸級的船塢,有三座都在神戶。另外,神戶附近還有幾個大型鋼鐵廠,其中就有兩家專門為海軍提供裝甲鋼板。而當時日本正在建造的兩艘“蒼龍”級航母,還有正在進行改造的幾艘“金剛”級戰列艦都在這里。這讓談仁皓非常直觀的了解到了日本海軍的發展狀況。
“蒼龍”級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種真正的大型艦隊航母。能夠搭載84架作戰飛機,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噸。日本建造這一級航母就是針對唐帝國的三艘“皇帝”級航母的。不管是排水量,艦長,航速,載機數量,還是戰艦上的一些具體的設計,都非常接近“皇帝”級航母。談仁皓甚至懷疑,日本的技術人員是不是偷走了帝國的航母設計圖紙,然后稍做修改,就拿會來自己動工建造航母了。
“金剛”級戰列艦在建成的時候為戰列巡洋艦,是一戰前,日本向大英帝國訂購的一種強大的主力艦。當時,大英帝國海軍部長費希爾力主發展這種速度快,火力猛的戰艦,并且拋起了一股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浪潮。日本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向大英帝國下的訂單,一口氣就購買了四艘戰列巡洋艦,充當其“八八艦隊”的主力。一戰中,四艘“金剛”級遭到了重創,而且實戰表明,這種裝甲薄弱的戰艦無法與戰列艦一樣,成為激烈戰斗中的主力。戰后,恐怕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放棄了戰列巡洋艦,重點建造快速戰列艦,重巡洋艦等新銳戰艦。日本也根據情況,將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陸續送進了船塢,接受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更換主機,加強裝甲,換上威力更大的主炮等等。結果,這四艘戰艦搖身一變,成為了戰列艦,排水量增加了數千噸。因為動力系統加強了不少,速度不但沒有減慢,反而還提高了很多。
離開了神戶時,在日本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談仁皓對日本海軍的野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日本肯定是在擴軍備戰,不然建造那么多的新式戰艦,改造那些老掉牙的老戰艦干嘛?讓談仁皓略感遺憾的是,他沒有見到建造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帝國情報系統已經獲得了相關的消息,日本在建造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不過,談仁皓在神戶與大阪都沒有見到這艘戰艦的影子。
搭上了返回帝國的飛機時,談仁皓這才松了口氣。如果說以前他還在懷疑戰爭是否會爆發的話,那么現在他完全可以肯定,下一場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了,而且極有可能是在東方首先爆發!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