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前六日,帝國軍隊還在做著堅決的抵抗,特別是在南洋地區,以及琉球島上,所有的帝國軍人都在用生命與鮮血戰斗著。不過,到了戰爭爆發的第七日,局勢出現了轉變。
最后留在米里的5000守軍在用光了最后一發子彈,所有高級軍官全都陣亡或者撤退的情況下,向日本軍隊交出了武器。這也是第一支向日本投降的成建制的帝國軍隊。同日,泗水港淪陷,守城的5000余帝國軍人幾乎全部戰死,只有不到一百人做了俘虜,而且全是在重傷失去了戰斗力的情況下做的俘虜。當天晚上,巨港淪陷。這里只有不到一千名守軍,其中近一半人死在了日軍的炮火之中,其余官兵都在當晚的巷戰中犧牲,無一人投降,無一人被俘。
戰爭進行到第八日,日軍兵不刃血的占領了獅城,除了已經撤到了馬來半島的帝國軍民之外,沒有來得及撤走的五萬多居民被日軍送進了集中營。一支日本艦隊從海面上封鎖了馬六甲,而日軍也同時開始準備渡過柔佛海峽,準備登陸馬來半島。
同日,馬尼拉城被圍,五萬多帝國軍人與進攻的日軍展開了殊死決戰,戰斗打得非常激烈,帝國陸軍航空兵甚至出動了部署在臺灣島以及海南島上的遠程轟炸機支援馬尼拉的守軍作戰。不過,日本已經將戰斗機部署到了呂宋島上,結果陸軍航空兵損失了大量遠程轟炸機,到最后陸航不得不停止了對馬尼拉城附近的日軍的轟炸行動。
同日,日軍攻入了嘉手納機場,與守衛該地的帝國軍隊展開了激戰。張守仁少將在當晚殉國,成為了帝國陸軍損失的第一名將軍。不過,守衛琉球島的帝國軍人并沒有投降,仍然在繼續抵抗日軍的進攻。
戰爭的第九日,日本轟炸機對濟州島進行了集中轟炸,當日至少有數百架轟炸機飛臨濟州島上空,朝帝國軍隊設在濟州島上的軍事基地,以及港口傾瀉了上千噸炸彈。帝國陸軍航空兵部署在濟州島,以及朝鮮王國木浦的戰斗機對日本轟炸機機群進行了攔截,與日本護航的戰斗機發生激烈空戰,擊落敵機二十多架。這也是陸軍航空兵在戰爭爆發之后取得的最大一次空戰勝利。
同日,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全部淪陷,日本控制了通往印度洋的海上通道。陸軍司令部做出了放棄勃泥島的決定,退縮到了古達的地面部隊開始撤退。馬尼拉城與琉球島上的戰斗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也就在這一天,日本的轟炸機對朝鮮王國中部,以及帝國東北部地區的海參崴等地進行了第一次轟炸,帝國北海(日本海)地區艦隊遭到重創,失去了出海行動的能力。日軍攻占了壹歧島,島上的兩千多朝鮮王國的守軍不戰而降。
戰局在全面惡化,日本軍隊在不到十日之內,已經控制了南洋三分之二的島嶼,而且肯定將在未來一個月之內完全控制南洋地區,占領琉球群島,并且很有可能在濟州島發動登陸作戰。
帝國海軍在南海上活動的戰艦都已經退回到了北部灣,以避免遭到日本轟炸機的襲擊,而在東海與黃海上活動的艦隊則全面退縮到了舟山群島附近海域。戰局對帝國越來越不利,國內甚至出現了要求薩季亭元帥下臺謝罪的呼聲。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談仁皓看到了希望,扭轉戰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