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羅晉明上校率領的第一波轟炸機機群在到達了潛艇報告的海域時,并沒有立即發現日本艦隊。上校立即把12架戰斗機分成了三批,分別朝北方,西北方以及西方進行搜索。現在距離潛艇發來情報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近兩個小時,而日本艦隊如果發現了那艘帝國海軍的潛艇的話,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這一海域。這樣,日本艦隊恐怕已經在數十海里之外了。羅晉明率領的防空戰斗機大概在后面跟進的轟炸機機群前方50海里處,所以,他必須要為轟炸機找到日本艦隊。
羅晉明負責搜索的是西南方向,這是日本艦隊最可能采用的航向。50海里,對以每小時250節的速度巡航飛行的戰斗機來說,也就是十多分鐘的航程而已。不過,羅晉明只等了十分鐘,就發現了目標。
“上校,海面上有艦艇,不,是艦隊,天啊,有二十多艘戰艦!”
羅晉明是負責對空警戒的,一聽到僚機飛行員的叫聲,他立即把目光轉移到了海面上。果然,在西北方向上,淡薄的云層下面,二十多艘,近三十艘戰艦排成了整齊的隊列正在以最大的速度航行,而且,其中的三艘航母上的戰斗機正在升空。
“立即呼叫其他戰斗機,通知轟炸機編隊。兄弟們,該我們露一手了!”
羅晉明他們來到的時間非常準確。在日本艦隊上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8架“零戰”正好降落到甲板上,替換的另外8架戰斗機也剛剛升空,正在爬升。雖然日本戰艦上的了望員已經發現了接近的唐帝國的戰斗機,三艘航母也在開始轉向,讓更多的戰斗機起飛,不過這已經太遲了。
在羅晉明的率領下,四架“食雀鷹”迅速的從高空俯沖下來,而那些還在爬升的“零戰”就如同是小麻雀一樣。第一輪俯沖“食雀鷹”就干凈利落的擊落了三架“零戰”。接著,四架“食雀鷹”迅速的爬升,脫離日本艦隊的防空火力網,準備再次俯沖攻擊。如果比靈活性的話,“食雀鷹”絕對不是“零戰”的對手,其最大速度也比“零戰”差了一大截,而“食雀鷹”的唯一優勢就是俯沖時更平穩,而且速度更快。羅晉明他們在戰前的訓練中就極為強調俯沖攻擊,采用打了就跑的戰術,絕不與“零戰”纏斗,充分利用“食雀鷹”俯沖性能好,機身更堅固的特點,來對付更靈活,速度更快的“零戰”。
十多架緊急起飛的“零戰”發瘋般的朝四架“食雀鷹”圍了上去,更多的“零戰”正在從航母上起飛。海面上的日本艦隊先是一片慌亂,不過在發現來襲的只是四架戰斗機的時候,戰艦上的日本官兵也都松了口氣。不過,各戰艦仍然迅速的進入了自己的戰位,三艘航母在放出了所有的戰斗機之后,也都回到了艦隊里。
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已經有兩架“食雀鷹”被“零戰”的航空機關炮擊中,其中一架戰機上的飛行員跳了出來,在半空中拉開了降落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