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原本計劃在唐歷1324年服役,不過隨著戰爭爆發,日本海軍西南聯合艦隊裝備了第一批該種俯沖轟炸機。不過,這些轟炸機都不是最終定型的型號。其設計要求是能夠在450米的高度投彈改出,并且最終俯沖速度能夠達到240節以上,俯沖進入高度是4000米,俯沖角度在70到90度之間。不過,此時西南聯合艦隊裝備的99艦爆只是原始型號,很多設計還沒有經過設計完善,以及最后的改進,其改出俯沖航道時的敏捷性降低了很多,因此要求飛行員在800米高度就投下炸彈,以免戰機墜海,或者是撞上攻擊的戰艦。
龐大的航母就如同一頭笨拙的怪獸一樣,躲避著上空落下來的炸彈。俯沖轟炸機在俯沖時會發出尖利的呼嘯聲,而炸彈破空落下的時候,也會發出如同笛子般的呼嘯聲。“太祖”號航母同時遭到了一個中隊的99艦爆的攻擊,航母一會向左,一會向右,不斷的規避著炸彈。
艦橋航空作戰部內,所有的軍官都抓緊了旁邊的扶手,談仁皓與雷少卿也不例外。航母已經達到了33節的最大速度,而且每過十多秒鐘就會來一次急速轉向,在艦身還沒有改平的時候,又會轉向另外一邊。本來航母在快速前進的時候也會很平穩,不過現在談仁皓卻覺得像是坐上了一輛瘋狂的出租車一樣,司機根本就不管會不會撞上旁邊的車輛,只知道炫耀自己的駕駛技術。
數枚炸彈先后落到了航母兩側與后方的海里,爆炸產生的水柱有數十米高。每爆炸一枚炸彈,談仁皓心里就會驚一下,不過也同時松了口氣。至少那些日本轟炸機攜帶的炸彈又少了一枚吧。
此時,最忙碌的要數航母艦島桅桿上的了望員了。每艘航母的桅桿上都有三名了望員,他們沒人手里都有一只對講機。這些了望員的任務就是觀察上空的敵機,以及落下的炸彈,然后將情況告訴給航海艦橋內的艦長,讓艦長規避炸彈。這種方法很原始,不過卻是最有效的。炸彈落下要十多秒時間,了望員能否及時發現敵機,并且判斷出炸彈下落的軌跡,將直接決定著航母能否避開攻擊。
第一批架99艦爆的攻擊全都落空了。此時,另外兩批轟炸機對“太宗”號與“玄宗”號的攻擊也都結束了。三艘航母都躲過了日機投下的炸彈,雖然有幾枚近失彈對“太宗”號航母造成了一定的損壞,不過并沒有影響到航母的安全,也沒有讓航母失去戰斗力。此時,航母上的官兵都松了口氣,那些水平轟炸機都被驅逐跑了。不過,了望員卻在這個時候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沒有留意海面上的情況!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