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指揮第二波轟炸機的是鄧子超少校。這一波轟炸機機群中有24架“魚鷹”,24架“翠鳥”,而為其護航的是24架“食雀鷹”。鄧子超并不知道艦隊遭到攻擊的消息,不過他很清楚自己的任務,那就是送日本西南聯合艦隊的航母一程,完成羅晉明上校與張鼐鼎少校沒有徹底完成的任務。
機群在到達預定的海域時,并沒有立即發現日本艦隊。24架護航戰斗機隨即分散搜索,很快,就在艦隊東面發現了正在以24節速度向日本本土方向返航的日本艦隊。鄧子超隨即率領機群向日本艦隊撲去,而等他看到了海面上的那些戰艦的時候,心里也是大吃一驚,三艘日本航母中,只有“鳳翔”號損失比較慘重,而“赤城”號與“加賀”號還能夠跟上艦隊的速度,而且,“赤城”號上還有戰斗機正在升空!換句話說,張鼐鼎少校他們發動的第一波轟炸并沒有能夠擊沉這三艘航母,只是讓這三艘航母受到了損失而已。
鄧子超沒有任何遲疑,他將俯沖轟炸的任務交給了第二俯沖轟炸機中隊的上尉軍官,自己則帶著另外23架“魚鷹”迅速的降低了高度,朝著日本艦隊中的航母撲去。
在日艦隊上空巡邏的“零戰”立即就發現了殺來的機群,接著,在轟炸機群上空掩護的“食雀鷹”也俯沖了下來,掩護轟炸機群接近日本艦隊,阻攔那些執行攔截任務的“零戰”。
在攔截空戰中,“零戰”的速度是其最主要的“武器”,不過,“零戰”的俯沖性能根本就沒有“食雀鷹”好,其在俯沖時的可操作性非常糟糕,甚至很難以控制,另外,“零戰”的低空性能并不是很好,這主要是由其發動機功率過小而造成的。相反,盤旋下降的“魚鷹”的低空性能非常出色,雖然其敏捷性沒有戰斗機那么好,特別是在掛上了1600公斤重的魚雷后,其敏捷性已經非常糟糕了。不過,這種專門為低空轟炸設計的戰機在接近海面的高度上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出色的。
鄧子超首先放過了最接近的“鳳翔”號,他對這種小型航母沒有一點“興趣”,他的目標是“鳳翔”號后面的“赤城”號。他帶著小隊里的另外七架“魚鷹”在海貼近海面的高度上迅速穿行著。八架“魚鷹”成梯形編隊,這樣在投雷的時候,前面的戰機不會擋住后面的戰機,同時還能夠保證編隊里的戰機可以自由脫出。
這八架以超低空逼近的“魚鷹”立即引起了日艦隊里防空戰艦的重視。有了上一次的教訓,現在這些日本防空戰艦都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紛紛以猛烈的炮火來“招呼”這些帶著“匕首”的“刺客”。同時,迅速跟進的“零戰”也發了瘋的想攔截下這八架“魚鷹”。
在進入艦隊防空火力網之前,兩架位于最左側的“魚鷹”被“零戰”的炮火擊中,20毫米機關炮炮彈打在海面上濺起了一朵朵的水花。兩架戰機上的四名飛行員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魚鷹”就如同折斷了翅膀的大鳥一樣,一頭就扎進了100米下的海水里,而里面的飛行員在飛機墜海之前就已經被機關炮的炮彈撕成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