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體上講,第五艦隊獲得了海戰的勝利。從最關鍵的戰略角度上來講,第五艦隊的出擊是非常成功的,所需要完成的戰略任務都已經完成,戰略目的也達到了。日本無限期的推遲了登陸濟州島的作戰計劃,這就已經為帝國加強濟州島與朝鮮半島的防御力量,完成戰爭動員,避免帝國本土遭到日本打擊贏得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談仁皓在策劃這次作戰的時候,就已經將戰役目的確定為瓦解或者拖延日本在濟州島的登陸行動,而戰略目的就是掩護帝國的東北地區,避免帝國過早的與日本爆發地面戰爭,從而為帝國進行戰爭動員與準備工作贏得時間。從這個戰略目的的設定上來看,談仁皓很好的把握住了戰役的關鍵點,而且這也是當時帝國最為重要的一點。如果帝國過早的卷入到與日本的地面戰爭中的話,那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在第五艦隊的作戰行動中,談仁皓也一直堅持朝這個戰略目的前進。從對日本西南聯合艦隊的打擊來看,談仁皓就是要瓦解西南艦隊的戰斗力,讓日本登陸濟州島的部隊失去空中掩護。隨后,帝國加強了在濟州島上的防御力量,將更多的轟炸機與戰斗機部署到了濟州島上去,就足以迫使日本的其他艦隊在沒有航母的掩護下不敢輕易靠近濟州島,瓦解了日本在濟州島的登陸作戰計劃。雖然最后沒有能夠擊沉日本的航母,不過其戰役目的與戰略目的都已經達到了。
當然,從損失上來看,第五艦隊的損失不比日本西南艦隊少,不過在確定一場戰役是否成功的時候,戰略目的是最為重要的。日本西南聯合艦隊雖然“全身而退”,不過三艘航母都遭到了重創,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需要在船廠維修數個月。而日本新建造的航母還需要近半的時間才能夠形成戰斗力。也就是說,在半年之內,日本是沒有辦法恢復海洋上的制海權的。而在半年之后,唐帝國新造的第一批航母都將服役,到時候唐帝國海軍的實力也將得到恢復,那么日本能否依靠自己的航母艦隊保持制空權,這就已經很難預料了。而對于唐帝國來說,戰爭爆發之后的前半年時間是最為重要的,這是帝國動員戰爭潛力的關鍵時期。
針對薩季亭的批評都沒有提到這一點,以姜邦國上將為首的“保守派”直接在戰術結果上做文章,認為第五艦隊沒有能夠殲滅日本西南聯合艦隊,已經是一個重大的失敗了。而且在作戰中,第五艦隊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飛行員,導致第五航空聯隊無法繼續參戰,因此第五艦隊也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當然,這些人批評得最厲害的還是航母的戰斗力,在姜邦國上將的眼里,決定海戰勝負的仍然是戰列艦,而非航母。
雖然薛希岳沒有正面承認這些人的觀點,不過在海軍內部“倒薩”勢力已經非常囂張了,廖漢翔參謀長也受到了牽連。而在戰前,薩季亭是保證能夠“殲滅”日本西南聯合艦隊,讓第五艦隊奪取東海與黃海的制海權的。結果,這兩個目的實際上都沒有達到,特別是隨著日本本土艦隊進駐那霸港,帝國海軍至少在表面上失去了在東海與黃海的制海權,帝國東部的沿海重鎮都暴露在了日本本土艦隊的炮口之下。當然,日本本土艦隊是沒有膽量到距離帝國海岸線500公里的范圍內活動的,因為帝國海軍的岸基航空兵,以及帝國陸軍航空兵可沒有失去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