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晉明的電報發回艦隊的時候,由鄧子超少校率領的第二波轟炸機群正在起飛。談仁皓并沒有感到驚訝,也沒感到緊張,反而松了口氣。原因很簡單,日本機群的出發時間竟然比他最糟糕的判斷晚了半個小時。換句話說,第一特混艦隊多了半個小時的戰斗準備時間。
鄧子超駕駛的“魚鷹”是最后一個離開“太祖”號航母的。此時,對琉球島進行了第一輪轟炸的40架俯沖轟炸機,44架魚雷轟炸機,還有得到了加強的24架護航戰斗機都已經離開了航母。108架戰機分成了三個編隊,隨后就離開了艦隊上空,朝著日本第一航空艦隊的方向殺去。
三艘航母都沒有立即回到艦隊核心里來,而是繼續將36架戰斗機彈射了出去。這是談仁皓拿出的艦隊防空主力,這也是他剩下的最后一批戰斗機了。算上一直在艦隊上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24架戰斗機,此時,第一特混艦隊上空已經集中了60架防空戰斗機。雖然“食雀鷹”的性能比不上“零戰”,不過龐大的數量仍然能夠決定防空作戰的形勢。更重要的是,“食雀鷹”的高速俯沖性能,是防空截擊機最重要的性能。打“零戰”也許不行,但是要打“99艦爆”,“97艦攻”,那還是綽綽有余的。
36架戰斗機剛剛升空,張鼐鼎少校率領的機群就返回了艦隊上空。三艘航母上的勤務人員再次忙碌了起來。這批機群有110架戰機,按照談仁皓的要求,必須要在20分鐘之內將戰機全部收回,然后全部放到機庫里去。
在此之前,雷少卿提出建議,要談仁皓趕緊發出第三波轟炸機群,這樣才能夠在航母沒有受到損失之前把艦隊的打擊力量都發揮出來。不過,談仁皓拒絕了,原因很簡單,已經沒有時間給這批轟炸機補充燃料,掛載炸彈,也沒有時間讓他們起飛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如果當時談仁皓采納了雷少卿的意見,那么第一航空戰隊肯定完蛋了。
接收完了所有的返航戰機后,三艘航母返回了艦隊的核心。同時,第一特混艦隊形成了防空陣型,所有重巡洋艦,驅逐艦,包括航母上的防空火炮都指向了天空。防空警報響起之后,所有的防空炮手都到了自己的戰位上,等待著日本轟炸機機群到達。
“參謀長,‘李靖’號雷達發現50海里外有大批飛機在接近。”
“是不是羅晉明上校他們的戰機?”一個參謀為了個很白癡的問題。
談仁皓冷笑了一下,立即說道:“拉響空襲警報,防空戰斗機立即前去截擊敵機,艦隊進入戰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