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海魂 > 第六卷 真正對手 第一節 潛力大爆發[1125票的爆發來了]

            第六卷 真正對手 第一節 潛力大爆發[1125票的爆發來了]

            談仁皓的離開并沒有改變帝國加強對日戰略轟炸的決定。六月初,聶人鳳元帥就向帝國內閣政府申請增加海軍軍費開支,當月中旬,新增加的25億軍費開支就到位了,這足夠讓帝國海軍所生產五千架轟炸機(“狼鳩”的出廠價格大概24萬,而出口到波斯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的單價是49萬),或者是50萬噸燃燒彈(燃燒彈在大批量生產之后,每噸的價格降低到了5000元,比普通炸彈便宜了很多),或者是15000架戰術飛機,或者是三支航母艦隊的所有戰艦。

            這是一筆不小的軍費,這也為帝國海軍戰略打擊部隊繼續對日轟炸鋪平了道路。各轟炸機生產廠,以及彈藥工廠在拿到了一筆額外的獎金之后,都開足了馬力,加快了生產速度,越來越多的轟炸機,燃燒彈被運送到了前線,投入到了對日轟炸中去。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筆開支,也才有了帝國海軍的第二種重型轟炸機,真正能夠滿足海軍的戰略轟炸需要的轟炸機。

            前面已經提到過了,在“狼鳩”定型之后,羅云沖就提出了新轟炸機的發展要求,“狼鳩”只是在緊急時期的過渡機種,只能勉強對日本進行轟炸。按照羅云沖的想法,真正的轟炸機是能夠攜帶至少六噸炸彈,作戰半徑達到2000公里的機種。這樣,轟炸機才能夠從濟州島或者是硫黃島起飛,在日本的每一個角落里都能投下足夠多地燃燒彈。將整個日本變成一片火海。

            也就是在23年初,新轟炸機的研制啟動了。這次,帝國海軍沒有公開招標,而是直接讓沈飛與哈飛分別負責研制轟炸機的發動機與機體,最后兩家飛機廠一起進行試飛與生產工作。在沒有足夠的經費的情況下,兩架飛機廠的研制進度并不快。當聶人鳳拿到了申請得來的大筆軍費之后,第一個想到地就是向兩家飛機廠提供研制經費。加快新型轟炸機的研制工作,爭取在23年底讓新轟炸機飛起來。最遲也要在24年裝備部隊(這個計劃很不現實,因為當時所有人都沒有考慮到制造這種世界上最龐大地轟炸機所需要面對多少困難)。

            到六月底,哈飛首先拿出了三種設計方案(實際上是三個設計小組的方案,這是飛機廠內部競爭的結果)。其中一種方案采用六臺“狼鳩”所使用的發動機,幾乎就是將“狼鳩”等比例放大,然后再多裝兩臺發動機的改進型號。另外一種采用了四臺還沒有研制成功的大功率發動機,采用了大量新技術。幾乎是全新的設計。第三種方案則十分超前,采用飛翼布局,使用六臺發動機作為動力,其設計指標甚至可以橫越太平洋,對美國本土進行轟炸!結果,海軍技術辦公室選擇了第二套方案,第一套太保守,第三套太超前。只有第二套方案才能在有效地控制住技術風險的情況下,讓新的轟炸機盡快的飛起來。

            兩家飛機廠迅速的集中了所有的研究人員,開始進行總體設計。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提出的要求是在年底前拿出第一架樣機,不過這個計劃并不現實。一種全新的,而且有太多技術創新(比如全封閉是氣密座艙,大功率渦輪增壓發動機。電動炮塔,自動駕駛儀,自動轟炸儀,高精度陀螺儀,地形導航系統),幾乎不可能在半年之內解決掉這些問題地。

            對日戰略轟炸中最重要的其實不是轟炸機,載兩噸炸彈,能夠飛行到1800公里外投彈的“狼鳩”實際上已經足夠使用了,問題的關鍵是在彈藥上。如果沒有充足的燃燒彈供應,那么對日轟炸就只能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難以迅速取得成效。因此,在保證轟炸機的生產。研制之外,彈藥供應成為了最重要地項目。

            當時,帝國海軍有十家彈藥工廠,分別為海軍提供炸彈,魚雷,炮彈,槍彈,以及一些特殊的彈藥。這其中有五家工廠在制造炸彈,并且都已經投入到了燃燒彈的制造工作中來。另外五家工廠也在迅速擴大規模(帝國不缺乏人力,至少在戰爭期間是不缺乏人力的),準備生產炸彈與燃燒彈。僅八月份一個月,這些工廠就生產出了12萬噸燃燒彈,足夠2000架轟炸機飛六個架次了。而九月份,燃燒彈的產量提高到了18萬噸,十月份為22萬噸,十一月份為26萬噸,十二月份達到了創紀錄的34萬噸。這么多的燃燒彈源源不斷的被送往前線,讓轟炸機部隊再也不需要為“斷糧”的事情發愁了。

            海軍拿到新增撥款之后的好處很多,當然,其他方面也沒有耽擱。

            “隼”式戰斗機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沈飛一共有三條生產線,一年可以制造至少3000架戰斗機,而哈飛也建造了兩條戰斗機生產線,南飛也在建造戰斗機生產線。最后,海軍地指標是必須要有十條戰斗機生產線,達到每年為海航至少補充一萬架戰術飛機地能力(當時,戰斗機的生產線與海航戰術飛機地生產線并無太大的區別)。而到七月的時候,海航的六支航母艦載機大隊都得到了新的“隼”式戰斗機。

            新的轟炸機也在七月份的時候完成了試飛,這實際上是帝國海軍艦載航空的第三批轟炸機。早在“禿鷲”研制成功的時候,沈飛就開始著手用“禿鷲”所使用的發動機來研制新的俯沖轟炸機與魚雷轟炸機(海航一直堅持要求艦載機部隊使用統一的發動機,以減少后勤負擔,而這被證明是一種很好的策略)。結果,這兩種轟炸機才制造了部分樣機。準備做試飛試驗的時候,日本艦隊就完蛋了。“翠鳥”與“魚鷹”被證明是可靠地轟炸機,所以海航就沒有采購這兩種轟炸機。在“隼”服役之后,海航下達了新的研制任務,要求以“隼”所使用的“風16”22缸大功率發動機為基礎,研制新的轟炸機。

            因為當時沈飛還在繼續修改“隼”式戰斗機的一些技術缺陷,還要集中力量制造“狼鳩”。研制新轟炸機的發動機。所以兩種新轟炸機(機體)實際上是分別由南飛與哈飛研制的。

            南飛負責地是俯沖轟炸機。這種新轟炸機被命名為“射水鳥”,使用了“風16”發動機(限制了最大功率)。采用了經過改進的機體,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材料,并且對機身進一步加強,提高了俯沖轟炸地性能。最大的特點是,轟炸機的腹部與背部各有一塊巨大的減速板,這樣轟炸機可以在盡量低的高度上投彈,然后改出俯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