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克拉何馬”號的大爆炸,以及隨后對方艦隊艦突然沖上來,這都讓金梅爾大驚不已。他的座艦“賓夕法尼亞”號已經挨了四枚炮彈,都不是致命傷,戰艦的戰斗力沒有受到嚴重影響。可問題是,現在“z艦隊”的位置極為不利。更準確的說,是交戰距離對“z艦隊”極為不利。
金梅爾親眼看到了至少有三枚炮彈打中了對面的那艘唐軍戰列艦,可這三巨彈根本就沒有給對手造成任何傷害,那艘戰列艦的度沒有降低,三座主炮塔的九門主炮都在繼續開火。顯然,那是一艘唐軍最新型號的戰列艦,而在14海里(實際距離過了14海里)的距離上,356毫米的穿甲彈根本就無法擊穿對方的主裝甲帶。照這個度打下去,“z艦隊”獲勝的希望并不大。必須要把距離拉近,如果是1o海里的話,也許那三枚穿甲彈就足以使對手失去戰斗力了!
另外,金梅爾還觀察到,唐軍艦隊里除了最前面的那艘戰列艦挨了近十枚炮彈受到了重創之外,其他的戰艦在挨了炮彈之后都沒有事一樣。也就是說,其他戰艦打出的穿甲彈也無法擊穿唐軍戰艦的裝甲!而“俄克拉何馬”號的爆炸沉沒就已經說明了,唐軍的穿甲彈在這個距離上有致命的威脅!
看清楚了這一點之后,金梅爾立即做出了新的決定。艦隊加到24節,同時左轉,在爭取繞到唐軍戰列線前面的同時,拉近雙方的距離!他還同時下了一道命令,位于艦隊西北方(開始對付唐軍的驅逐艦,“z艦隊”里的巡洋艦與驅逐艦都殺到了西北方)立即做好突擊準備,拖延唐軍艦隊的行動。
美國艦隊的舉動立即就被嚴師琪現了。雖然他沒有看到那些美軍的護航戰艦(還沒有殺出來)但是他立即就猜到,美國的戰列艦編隊想搶占西面地有利位置。那就肯定會安排驅逐艦與巡洋艦沖鋒。
“讓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做好準備。”
嚴師琪冷笑了一下,“美國的驅逐艦殺出來之后,巡洋艦編隊立即前出,攔截其驅逐艦。驅逐艦編隊進行雷擊。”
“現在?”
谷甑云有點驚訝,這實際上是把巡洋艦與驅逐艦擺到了雙方戰列艦之間。
“對,就是現在!”
嚴師琪沒有任何的猶豫,“戰列艦編隊準備加,做好左轉的準備。美國佬想搶占我們的‘丁’字頭,就看他們的度夠不夠快了!”
兩人的決定都沒有大問題,可金梅爾忽略了一點,他的那幾艘戰列艦的最大度就24節(現在最后面的“田納西”號由于艦部中了一彈,最左側的那根螺旋槳被炸掉了,度只能保持在2o節左右)而唐帝國的五艘戰列艦的最大度是31節,最慢也是28節,而且最慢的“尊嚴”號在艦隊的最后面,不會拖延前面四艘戰列艦的度!在度不如對手的情況下。要想搶占“丁”字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其轉向的時候,位于戰列線前端地戰艦必然遭到集中炮擊。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只是先遭到集中炮擊的不是“馬里蘭”號,而是“狂暴”號。在雙方都開始加左轉,奮力搶占有利位置的時候,“狂暴”號已經沖出去了三海里,夾在了雙方戰列艦地中間。而此時,開始還在相互拼命的戰列艦都暫時脫離了接觸,美軍的戰列艦在轉向的時候都沒有忘記向“狂暴”號打幾排炮彈。結果,在數分鐘的時間里,“狂暴”號又挨了五枚炮彈,其中一枚打中了司令艦橋。雖然這枚炮彈沒有能夠擊穿艦橋的主裝甲(司令艦橋的裝甲厚度一般僅次于主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或者是等同)但是強大的沖擊波將里面已經受傷的官兵幾乎全部震死。“狂暴”號地艦長也在此時犧牲,而接替他的是戰艦上的少校槍炮長。
雙方的巡洋艦與驅逐艦也迅殺出。美軍中的巡洋艦是與驅逐艦一起沖鋒的,主要就是為驅逐艦提供炮火掩護。而唐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沒有一起行動,八艘重巡沖到了戰列艦編隊的北面,用主炮轟擊殺來的美軍驅逐艦,阻止其進行魚雷攻擊。而反擊地驅逐艦則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