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魯恩斯沒有任何的遲疑,雙方艦隊的最大距離是25o海里,而最小距離僅僅第二太平洋艦隊不是在第一特混艦隊的屁股后面,而是在第一特混艦隊的西北方向上!
兩點四十五分,第一架轟炸機離開了“大黃蜂”號的飛行甲板,其他兩艘航母上的轟炸機也在迅起飛。除了留了36架戰斗機之外,斯普魯恩斯沒有任何保留的將所有的轟炸機與戰斗機都派了出去。這一波轟炸機一共有38架俯沖轟炸機(另外還有4架因為故障沒有能夠起飛)2o架魚雷轟炸機(另外還有4架因為故障沒有能夠起飛)33架戰斗機(另外還有3架因為故障沒有能夠起飛)因為“約克城”號的飛行甲板仍然存在隱患,所以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轟炸機拖延了幾分鐘的時間(轟炸第一特混艦隊的那波轟炸機中。“約克城”號派出的最少,而這次派出的就最多)結果,整個起飛工作花了三十分鐘的時間,遠過了斯普魯恩斯的預測。
就在美國航母忙著起飛轟炸機的時候,一架偵察機出現在了美國艦隊西北面的天空中。這是一架從第二特混艦隊“淮河”號航母上起飛的偵察機。其編號o8,起飛后就朝16o度航向飛行。當偵察機上的飛行員現海面上那支龐大的艦隊時,立即嚇得差點跳了起來,那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美國第16特混艦隊。艦隊里的那三艘航母太顯眼了,特別是身軀龐大的“薩拉托加”號航母,簡直就是美國艦隊的標志(“薩拉托加”號與“列克星敦”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比當時其他任何一艘航母都龐大許多)電報出之后,美國艦隊的無線電監聽設備也收到了信號。斯普魯恩斯在三點十五分左右得到了消息。只是,此時那架偵察機已經溜掉了,前去攔截的戰斗機根本就沒有現任何目標。斯普魯恩斯立即下令,在轟炸機群起飛之后立即讓戰斗機升空。他已經沒有時間了,艦隊里那幾部雷達全部遭到損壞,如果再失去戰斗機的話。那艦隊就徹底完蛋了!
雷少卿收到消息的時候是三點十八分。第一封電報內容不太完整,只提到了現美國第16特混艦隊(偵察機上的導航員,也就是通信員太緊張了)十分鐘后。雷少卿收到了第二封電報,這次的電報內容很詳細,美國艦隊里有三艘大型艦隊航母,其中一艘為“薩拉托加”號,另外兩艘都為“約克城”級航母,另外還有十多艘護航戰艦,其規模極為龐大。在電報地后面還附有一句話:第16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已經出!
兩支艦隊的距離只有23o海里!雷少卿這次沒有再遲疑了,他立即下令第二波轟炸機起飛。23o海里,對17o節的轟炸機來說只需要僅僅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時間就能殺到了!同時,雷少卿還下令聯系已經上路的第一波轟炸機群。立即轉變方向(這一波轟炸機群的航向至少偏了1o度,而飛到23o海里外的時候,就偏了數十海里)去攻擊第16特混艦隊!而此事,這批轟炸機已經出了二十分鐘,才向南飛大概65海里。
第二特混艦隊里的三艘航母再次忙碌了起來,可問題也同時到來。
“黃河”號與“淮河”號上一共24架俯沖轟炸機,24架魚雷轟炸機,還有擔任護航任務的12架戰斗機都在十五分鐘之內順利升空。可問題是。這次擔任主要進攻力量的“珠江”號飛行大隊的出動度卻慢了太多,因為這艘航母僅僅只有一部彈射器可以使用!
已經等不及讓“珠江”號的航空大隊跟上來了,“黃河”號與“淮河”號派出的轟炸機群先一步上路,組成第二波轟炸機群的前半波。而“珠江”號派出的24架俯沖轟炸機,24架魚雷轟炸機以及第二波轟炸機群的后半波。實際上這兩批轟炸機出的時間間隔過了二十分鐘,幾乎就是兩個波次的轟炸機了。
最后一架戰斗機在接近四點的時候才離開了“珠江”號的飛行甲板,因為整個起飛過程持續太長,而23o海里的距離也幾乎在轟炸機的最大打擊半徑(非極限打擊半徑)上了,轟炸機在起飛之后是不能判斷待命的,都必須要立即上路。因此,最后這12架戰斗機是在半路上追上轟炸機群的。
換句話說,此時第二特混艦隊連續派出了三個波次的轟炸機群,而且間隔時間差不多都是2o多分鐘。這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艦隊對轟炸機群的指揮將極為混亂。三個波次的轟炸機需要三套班子指揮,而一支航母艦隊一般就準備兩個參謀班來負責轟炸行動,因為大部分海戰中,很少有過兩個波次的轟炸機在執行作戰任務!
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干掉美國第16特混艦隊,必須要盡一切的努力干掉美國第第二特混艦隊的身家做抵押,也必須要完成這個任務。這一點,早在談仁皓制訂這個計劃的時候就已經跟雷少卿說清楚了。就算這次海戰打下來,雙方都完蛋,那么優勢仍然在帝國海軍手里,因為四艘新航母在六月就能服役,而美國的航母最快也要到年底。帝國海軍將擁有半年的優勢,而這半年的時間就足以決定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權,決定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線是向西推進,還是向東推進了!
也許,雷少卿在此之前也曾經遲疑過,這次他沒有任何的遲疑。第二特混艦隊在最關鍵的時刻派出了所有的轟炸機。雷少卿不是談仁皓那種喜歡孤注一擲的將領,可當局勢容不得他再做考慮的時候,他也學會了這一點,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就必須要做出孤注一擲的決定,動決定性的進攻!
也許,此時最應該高興的就是談仁皓吧。他一直擔心雷少卿的猶豫與穩重會害了他們,雖然雷少卿也曾經猶豫過,特別是在黃曉天中校提出意見的時候,他猶豫過。但是,在最為關鍵的時候,他沒有再猶豫,而是很果斷,非常果斷的做出了重大的決定,一個關系到這場戰役勝敗的決定!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