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海魂 > 第十卷 鎖鏈群島 第六節 獨力艦隊[第四更]

            第十卷 鎖鏈群島 第六節 獨力艦隊[第四更]

            “死海海戰”的消息也很快傳開了,可這足足晚了兩個多月,恐怕交戰雙方都不愿意大肆宣傳這場海戰吧。

            在英國人的角度來看,“北海海戰”簡直就是英國海軍數百年歷史中最大的恥辱。之前打不過唐帝國海軍,是因為唐帝國海軍確實強大,是世界頭號海軍,打不過是正常的(英國人一直很佩服唐帝國,特別佩服唐帝國海軍,這是他們所謂的“紳士風度”)。可德國海軍的歷史才多久?連德國統一的歷史都沒有英國海軍的歷史長呢,另外,在數百年來,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都是最強大的,在正個歐洲都是最強大的。

            雖然當年“日德蘭海戰”時英國海軍的損失也很大,可德國海軍當時正在鼎盛時期,其實力也不弱,而且英國還要分兵好幾處。這次,英國將主力都留在了本土,竟然還讓德國那支小小的海軍殺了出來,在干掉了兩艘主力艦之后全身而退!

            白癡都知道,這種情況對極為驕傲,自尊心極強,且極為敏感的英國人來說意味著什么。英國本來就是島國,一個依靠海洋家致富的民族,一個依靠海軍生存下來的國家。在最近的幾百年里,英國人可以容忍6地上的失敗,畢竟他們不是6上強國,也沒有強大的6軍,地面戰爭幾乎都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的,失敗了之后不會威脅到英國的生存。

            可英國人絕不會容忍海上的失敗,特別是在唐帝國逐步退出了北大西洋之后,英國就竭力填補北大西洋上的實力真空,努力想替代之前唐帝國在這里扮演的角色,而最關鍵的就是控制海洋。海軍是英國人的驕傲,更是英國人生存的支柱,任何海上失敗都將導致災難,這不僅僅是英國人的災難,在更大的程度上也是英國政客地災難。當初“日德蘭海戰”

            之后。英國就曾經短暫的封鎖了消息,然后宣布自己是勝利者,避免了國內出現混亂。這次也沒有例外。

            德國方面同樣如此,特別是對德國海軍來說,失敗也是他們所無法接受的。德國是歐洲的傳統6上強國,從普魯士時代開始,德國就是歐洲大6上的列強。可德國從來沒有失去過進軍海洋的野心,不然當年威廉二世也不會全力支持海軍建設(威廉二世是英國女王的外孫。一戰時的英國國王是他的舅舅,從小威廉二世就在英國長大,對英國強大的艦隊極為羨慕,在成為德國皇帝后,就極為重視海軍的展與建設)。幾乎所有德國海軍的先驅者都希望看到有朝一日德國的艦隊能夠航行在世界各個海洋,德國不僅僅是6上強國,更要成為海上強國。

            德國海軍的展也極為不易,一戰剛結束,德國海軍官兵不甘心承認失敗,甚至舉行了“基爾港起義”。一戰后。德國難以繼續推動海軍展。可卻從牙縫里擠出錢來展海軍。德國海軍需要一支強心針,而不是慘痛的教訓。大戰爆之后,德國潛艇部隊戰功顯赫。可以說是德國海軍中最活躍的部隊。對雷德爾這類支持展大艦隊的將領來說,這卻不是什么好事,這不但導致德國相更偏向于展高效的潛艇力量,同時也讓雷德爾等人越來越被冷待,如果再來一次失敗的話,結果就不坎設想了。

            正因為這兩個原因,英國與德國都不約而同地決定先封鎖消息,不過消息是封鎖不住的。當消息傳開的時候,英國與德國又先后宣布他們是勝利者。也許,雙方地勝利宣都沒有錯吧。

            英國是戰略層面上的勝利者。德國海軍想沖出北海的希望落空了,而且短期之內難以再對英國海軍構成威脅,至少英國還有十多艘戰列艦可以使用,而德國海軍卻只有四艘破殘的主力艦。德國海軍則是戰術上的勝利者,在沒有沉一艘主力艦的情況下干掉了兩艘英國的主力艦,重創兩艘,而且還擊沉了“胡德”號,這艘當時英國最龐大的主力艦。

            同時,雙方又都是失敗者。德國海軍元氣大傷。至少在好幾個月之內難以出動了,而且德國也認識到了他們與英國的差距,就算征服了西歐,打敗了法國,德國也無力迅擊敗英國,至少在擊敗英國海軍之前,是無法擊敗英國的。同時,英國也再也不敢派遣艦隊南下,甚至連派遣艦隊到地中海去地膽量都沒有了,德國海軍并沒有停止活動,英國艦隊就得守在家門口,難以協同美軍,分散唐帝國的海上力量。

            雙方的勝利宣都在事實的基礎上有所夸張,同時兩國的國民也在歡慶他們的勝利。英國人再一次慶祝把德國海軍封鎖在了港口里面,成功的捍衛了英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的絕對霸權。德國人也在歡慶他們的輝煌勝利,在實力相當地情況下干掉了兩艘敵人的戰艦,而且自己無一損失。

            談仁皓也在關注這件事情,雖然戰斗生在地球的另外一邊,可這對整個戰局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從大戰略的角度來看的話,德國海軍是真正的勝利者。這次德國海軍出擊的目的不是要沖入大西洋,更不是去擊敗英國艦隊,他們的最高戰略目的是要把英法艦隊牽制在北大西洋上,讓英法艦隊無法南下,無法威脅到唐帝國艦隊在南大西洋上的最后一個據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德國海軍的目的達到了。

            英國人已經把地中海分艦隊撤回了本土,防止德國海軍艦隊再次出海動襲擊(英國的情報部門還沒有確定四艘德國戰艦有多大的損傷,也就暫時還不知道這四艘戰艦什么時候可以返回戰場)。這樣一來,不但英國海軍無法分兵南下,連法國海軍都被牽制住了。在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撤走之后,法國海軍必須要加強在地中海的存在,幫助本來就不強大的意大利與西班牙海軍對付波斯帝國的地中海艦隊。這樣一來,歐洲列強的艦隊都被牽制在了地中海,除非美國敢從太平洋抽調戰艦去大西洋的話,不然唐帝國海軍在南大西洋上的存在就不會受到任何威脅了。

            局勢上這微妙的變化不但被談仁皓注意到了,連美國方面也注意到這一點。實際上,早在12月底的時候。也就是談仁皓他們剛剛打敗了斯普魯恩斯的時候,美國總統的特使就趕到了英國,要英國海軍抽調部分戰艦南下,并且還提出了重要的一點,唐帝國在南大西洋上也就只有四艘老舊的戰列艦,英法海軍如果能夠抽調六艘戰列艦與兩艘航母的話,就能夠掃蕩整個南大西洋,殺入印度洋。切斷唐帝國本土到東地中海的航線,這對整個歐洲戰局也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