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了戰局后,哈爾西確定了一點,那就是將把第三特混艦隊留在瓜島海域。甚至會把之前調來的那支炮擊艦隊留在瓜島海域。繼續支持6戰隊進攻,并且封鎖瓜島,讓美軍無法向瓜島增兵。而唐帝國的航母艦隊絕不會輕易的進入所羅門海。更不會過于靠近所羅門群島南部海域。那么,唐帝國的航母艦隊就將在所羅門群島北面活動,保持距離瓜島2oo到2第三特混艦隊,二來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派遣轟炸機干掉北上的第32特混艦隊。當然,這只是個初步判斷,而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將其確定下來。
哈爾西很相信一點,既然對方是航母艦隊司令官,那么就會將打擊航母作為要目的,就如同哈爾西要先確保干掉第四特混艦隊與第一特混艦隊一樣。唐帝國地指揮官也肯定要先確保把第第32特混艦隊。問題也就在這里,唐帝國的指揮官會用什么辦法來解決掉第31特混艦隊呢?
在前往維拉港的路上,哈爾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談仁皓是一個富有進攻性的司令官,在進攻與防御中,他多半會選擇進攻,而且這也正是航母指揮官的特色,連斯普魯恩斯這種謹慎的司令官都不例外,都會在進攻的時候表現得那么的果斷。如果談仁皓要選擇進攻的話。那么他還會不會在所羅門群島北面海域?
到了維拉港之后,哈爾西轉乘一架水上飛機前往了艦隊。他仍然感到難以揣摩對手的安排。如果談仁皓要選擇進攻的話,他肯定會在部署艦隊的時候更為積極一點,比如,把艦隊安排得更靠南面一點,而這樣一來就勢必讓艦隊進入岸基航空兵的打擊范圍之內,這是很危險的舉動,這與談仁皓在上次海戰中所表現出來的謹慎是不一樣的,那他到底會怎么做?
到達了“勇猛”號航母上之后,哈爾西就把自己關在了司令艦橋里面。看著眼前的海圖,哈爾西覺得有點眉目了,至少有點把握了。他很快就找到了關鍵點。如果唐帝國航母艦隊在布干維爾島附近海域的話,那么主要任務就是掩護第三特混艦隊,并且抓住機會干掉第32特混艦隊。可問題是,談仁皓絕不會這么保守,他不會為了六艘戰列艦而動用兩支特混艦隊里三艘航母上的寶貴地轟炸機的。那么,他就要是放棄了掩護第三特混艦隊的任務的話,就有很多種選擇了。
到這時候,哈爾西也意識到,他對第31特混艦隊的部署也許已經被對手給識破了。如果對手猜測到了他的戰役安排的話,肯定就會針鋒相對的做好部署。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改變戰役安排。可當哈爾西再次看著海圖的時候卻現,他卻沒有對手那么多的選擇。
所羅門群島距離瑙魯島的距離大概是65o海里,而唐帝國在瑙魯島上部署的偵察機至少可以覆蓋45o海里的范圍,而且3oo海里是絕對搜索范圍。另外,唐帝國部署在布干維爾島上的偵察機也可以覆蓋所羅門群島這邊大概2第31特混艦隊也就只有1oo多海里的有限活動范圍,能夠供哈爾西選擇的機動范圍太狹窄了。如果唐帝國的艦隊用偵察機來搜索這一海域的話,那么結果他就肯定會暴露無疑!
越想下去,哈爾西就越覺得他沒有退路,戰場情況對他很不利。也許他可以把航線設得更靠北,或者更靠南一點,但這肯定會有很大的危險。不過,哈爾西很快就現了一點,一個可以幫他解決麻煩的辦法。
可以說,海戰本身就是各種機會,運氣,以及實力的結合體,在這其中,很多時候運氣往往比實力更為重要。而運氣有兩種,一種是撞上的,另外一種是自己創造的。如果經常撞上好運的話,那也就只是一名幸運的將軍,只有那些懂得去創造運氣,創造機會的將軍才是優秀的將軍。
哈爾西就屬于后者,雖然在創造機會與運氣的同時,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有的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冒著生死的危險,但是這要看有沒有相對來說高額的回報。如果冒險與回報成正比,而且這個冒險帶來的收獲遠遠的過了可能承擔的損失的話,那么選擇冒險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現在哈爾西就想到了這一點,他不得不再次冒險,用自己的身價性命去賭對手的身家性命,贏了就全贏,輸了就全輸,而這也正是哈爾西的性格,如同他的綽號一樣。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