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德國與波斯的具體工作仍然是由談仁皓負責的。在與甘永興談過之后,這個任務就落到了談仁皓的身上。趕在聶人鳳與雷德爾具體商討帝國援助德國海軍艦隊之前,談仁皓拿出了一份詳細的評估報告,接著就送給了德國海軍代表團的負責人。
德國海軍是從別的渠道得知唐帝國獲得了那兩艘日本沒有建成的戰列艦的消息,隨即就與唐帝國政府進行了正式接洽,希望能夠從唐帝國手里購買這兩艘戰列艦,并且出資完成這兩艘戰列艦的建造工作,然后以其為核心,加上從唐帝國直接購買的其他輔助戰艦,組建德國海軍的“遠東艦隊”。
波斯帝國也很快就得到了相關的情報,在德國海軍提出獲得這兩艘戰艦的要求之后,也很快聯系上了帝國政府,希望唐帝國能夠將這兩艘戰列艦提供給波斯帝國,甚至愿意用自己的船廠來完成建造工作,而唐帝國只需要為波斯帝國提供相關的技術援助,以及人力援助。而作為回報,波斯帝國愿意為唐帝國提供更多的石油供應。
說白了,德國與波斯帝國都看中了這兩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而且都知道,這兩艘戰列艦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其海軍的地位。可問題是,當時連唐帝國都認為修復這兩艘戰列艦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不管是波斯,還是德國,都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這兩艘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而且也不可能用高昂的代價來為這兩艘戰艦提供后勤保障。
談仁皓在文件中就非常明確地說明了這兩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他沒有提出其他的解決辦法。主要是聶人鳳沒有授權他這么做。當時。談仁皓已經考慮到,如果帝國愿意援助德國與波斯帝國的話。實際可以做到的。
在26年度地海軍預算中,并沒有包含第四批“新省會”級戰列艦地建造工作。而此時帝國有至少六座船臺可以建造這種主力艦。第三批的四艘“新省會”級戰列艦地建造工作將在26年初完成。換句話說,在26年的時候。這幾座船臺都不會承擔戰列艦地建造工作,要么就空著。
要么就用來建造新的航母。可是,現在帝國海軍已經完成了新航母的建造計劃,而且建造航母的船臺與建造戰列艦地船臺并不完全一樣,這幾座用來建造戰列艦的船臺并沒有在建造航母的清單之中。
“校長。我的想法是,如果德國與波斯帝國需要得到更多的戰列艦的話,我們何不用第四批‘新省會’級戰列艦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呢?”
談仁皓的想法是很直接的,“至少,我們沒有要在明年建造第四批‘新省會’級戰列艦地計劃,而且那幾座船臺也沒有劃入到建造新航母的計劃中去。船廠已經有了多余的建造能力,我們完全可以用這些建造能力來為德國與波斯建造戰列艦。”
聶人鳳笑了起來。”你的意思是,我們還可以通過這種辦法賺上一筆?”
談仁皓也跟著笑了起來。”德國與波斯都急切的希望獲得新的戰艦。特別是戰列艦與航母。至少,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航母提供給他們,而戰列艦方面。在第三批‘新省會’級服役之后。我們已經不需要更多地戰列艦,而且經費方面也有問題。所以,我認為。何不向德國與波斯提供戰列艦,利用賺回來的錢,為我們多造幾艘呢?”
聶人鳳笑著沒有開口,等著談仁皓繼續說下去。
“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利用德國與波斯的心態。他們一直不甘心在海軍方面的劣勢,而且一直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強大艦隊。那我們就以正規的貿易價格將這些戰艦出售給德國與波斯,而這個價格將是采購成本價的兩倍以上。換句話說,為德國建造一艘戰列艦,多余的資金可以供我們多采購一艘戰列艦,或者是三艘‘湖’級航母,這可是筆很劃算的買賣呢!”
“可問題是,我們得以海軍的名義采購,不然的話,船廠將得到大部分的利潤。”甘永興把問題的關鍵講了出來,“如果以海軍的名義采購,我們就得在明年的計劃中留出經費,可我們沒有這筆經費。還有,這得經過首相的審批,而首相已經明確表示,海軍不會獲得更多的戰列艦了,26年的重點是在新型航母,以及護航航母,運輸船只,登陸艦艇的建造方面,而不是在戰列艦上。
這么做的難度很大,至少,我們得先墊出這筆錢。”
“我們可以要求德國與波斯預先支付部分采購款項,這樣的話,經費的缺口應該不是很大。”
“可按照正規的貿易采購方法,都是貨到付款,而且,德國與波斯沒有任何理由預先支付!”
“那我們可以向他們施加壓力!”
“問題不在這里。”聶人鳳打住了兩人的爭論,“海軍的采購預算得經過首相審批,如果這確實是對海軍有利,而且符合帝國的基本政策的話,相信首相不會為難我們。可關鍵是,為什么首相沒有提出這個計劃來呢?”
談仁皓與甘永興都朝校長看了過去,這時候,他們也都意識到,問題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明年,我們將有六座可以建造戰列艦的大型船臺空出來,而從現在安排的建造計劃來看,這六座船臺將主要為戰列艦提供維修服務,而不承擔建造工作。可我們都很清楚,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讓第三特混艦隊的戰列艦去維修,所以這幾座船臺幾乎都將閑置。首相難道不知道這個問題?”聶人鳳朝兩個學生看了一眼,“首相不但知道,而且心里很清楚。那他為什么不提出這個辦法來呢?”
實際上。向德國與波斯出售主力艦,這不是帝國海軍的問題。而是帝國基本國策的問題。
在戰爭爆發之前,特別是在經濟危機之后。帝國一直通過向盟國提供軍火裝備來獲取軍備建設地經費。這也算是一種經濟手段吧。
比如,在15年的時候,帝國就為波斯建造了四艘主力艦,并且在隨后還為這四艘主力艦提供了改裝服務。可問題是。在戰爭爆發之后,帝國海軍幾乎是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且海軍在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戰爭的進一步發展,帝國海軍地實力也在迅速恢復,可任何人都清楚一點,那就是,帝國要想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那就得保持海上霸權。不管是敵人,還是盟友,任何對帝國的海上霸權有所威脅的存在都是不被容許的。這自然就包括向德國與波斯提供主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