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動的主力艦隊是第二特混艦隊,郝東覺在十九日的下午就給雷少卿發來了電報,除了恭喜雷少卿重新歸隊坐上了戰區艦隊司令官的“寶座”之外,郝東覺還大概地介紹了一下第二特混艦隊的情況。
第二特混艦隊已經在西南太平洋上執行了一個多月的作戰任務,其表現可圈可點。在郝東覺的指揮下,第二特混艦隊這支幾乎是徹底重新建立的艦隊在戰斗中表現得非常的顯眼。特別是對陸戰隊的航空支援,不但獲得了顏國忠的肯定,還得到了眾多陸戰隊將領的一致好評。郝東覺在航空戰術方面的才能也徹底的發揮了出來,在他的安排下,第二特混艦隊簡直成了戰場上的主角,只要哪里有麻煩,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就會出現在哪里。更為甚者,郝東覺還利用這個機會,讓所有的戰斗機飛行員都在實戰中加強了轟炸能力。當時,第二特混艦隊受到的空中威脅并不大,為了盡量提高對陸戰隊的航空支援,第二特混艦隊的戰斗機承擔了至少三成的轟炸任務。“金鷹”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執行轟炸任務的要求,最多可以攜帶兩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彈,其轟炸能力甚至不比“射水鳥”差。而在郝東覺的應用下,這些戰斗機幾乎全都變成了“轟炸機”,第二特混艦隊的很多空戰王牌也都變成了“轟炸王牌”。不說他人,江文翰就在這一個多月內執行了40多次轟炸任務,了近百枚炸彈,摧毀了30多個地面目標,甚至很多轟炸機飛行員都比不上他呢!
除了第二特混艦隊之外,由李文龍指揮的戰區艦隊也在作戰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而李文龍原來是第一特混艦隊“興凱湖”號航母戰斗群的司令官,在“興凱湖”號航母戰斗群被分配給了第二特混艦隊之后,郝東覺把李文龍留給了談仁皓,可結果,第一特混艦隊在剛剛恢復戰斗力之后不久就奔赴了印度洋,而李文龍當時還在醫院里做闌尾切除手術呢,因此沒有能夠跟隨第一特混艦隊出發。在其出院后,他就被分配到了西南太平洋戰區,負責指揮西南太平洋戰區的戰區艦隊。這是一支由兩艘小型航母,以及十多艘護航戰艦組成的小艦隊,其直接任務就是支持陸戰隊進攻。在第二特混艦隊唱主角的情況下,李文龍沒有任何機會振動郝東覺的地位,可他在戰場上的表現也一點都不差。在跟著談仁皓干了好幾年,還有指揮航母的經驗,在指揮兩艘小型航母方面,李文龍可以說是得心應手了。
除了這兩支艦隊之外,在廣州港完成了休整的第四特混艦隊也正在奔赴戰場。本來,第四特混艦隊計劃在二月中旬就到達戰區,可在離開廣州港后,發現有幾艘戰艦的狀況并沒有完全恢復,接著艦隊就改道去了高雄港,在那邊再次接受檢修,而這其中就有“巢湖”號航母(當時負責這艘航母維修工作的廣州造船廠的幾名醫師事后受到了嚴厲處罰)。黃曉天也在高雄港發來電報,第四特混艦隊到達戰區的時間將延遲到至少二月下旬,在艦隊的檢修工作結束之后,他們將盡快趕過來接替第二特混艦隊。
也就是說,到二月下旬的時候,西南太平洋上至少仍然有兩支艦隊在執行作戰任務,而按照現在的戰況來看,第二特混艦隊不大可能在第四特混艦隊到達之后,按照計劃離開戰場,主要還是進攻新喀里多尼亞的作戰行動并不順利。
二月上旬,顏國忠的第一批陸戰隊在袁野少將的指揮下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亞島之后,戰斗就打得相當不順利,這有敵人頑強抵抗的原因,可同時也有陸戰隊自身的原因。這次使出戰役打得很倉促,投入的兵力嚴重不足,而且后勤準備不到位,艦隊與航空兵支援火力不到位,這些都使陸戰隊在新喀里多尼亞島上陷入了險境之中。如果不是郝東覺與李文龍兩人的全力支持的話,袁野指揮的那點陸戰隊恐怕早就被美軍給趕進了珊瑚海,更別說去攻打努美阿了。
美軍的頑強抵抗多少都超過了顏國忠的估計,在維拉港被攻陷,新赫布里底群島落入了帝國陸戰隊之手后,新喀里多尼亞已經門戶大開,失去了防御屏障,在登陸新喀里多尼亞之前,顏國忠估計美軍的抵抗不會太強烈,麥克阿瑟將把寶貴的兵力撒回澳洲大陸,用來加強澳洲大陸的防御。可實際上,顏國忠的判斷是完全錯誤的,麥克阿瑟沒有退卻,而是加強了新喀里多尼亞的防御,給帝國陸戰隊制造了巨大的麻煩。
最大的麻煩還是戰役時間上的限制。顏國忠最初是計劃在三月初就打下新喀里多尼亞,然后在這邊囤積兵力,為接下來進攻澳洲大陸做準備。可現在,時間已經拖到了二月下旬初,照現在的樣子發展下去的話,那么在三月底之前能不能打下努美阿都是個問題。而努美阿又是進攻澳洲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重要跳板,是登陸艦隊,補給艦隊的主要集結地點。因此,顏國忠只能繼續擴大投入,爭取按照計劃打下努美阿。而要保證按照戰役計劃時間完成作戰行動,除了繼續投入大批陸戰隊之外,艦隊的支持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海航的岸基航空兵部署到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機場之前,艦隊對陸戰隊的支援是最為重要的。
也正是如此,第二特混艦隊不大可能在第四特混艦隊到達之后就撤出戰斗,返回后方休整。當時,雷少卿沒有直接向顏國忠詢問第二特混艦隊的安排,他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第二特混艦隊的狀況不是個大問題,可除此之外,敵人的因素或許比艦隊內部因素更為重要!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