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四特混艦隊成立開始,這支艦隊的位置就很尷尬。當初,聶人鳳決定成立第四特混艦隊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給西南太平洋戰區提供一支常駐性艦隊,而且隨著西南太平洋戰區地進攻開始后,肯定需要有三支以上的航母特混艦隊在戰場上活動。這一點,從當時地艦隊部署上就能看得出來,第二特混艦隊常駐太平洋戰區,第四特混艦隊常駐西南太平洋戰區,而第一特混艦隊則是機動艦隊,隨時支援兩大戰區。而在隨后的兩年多時間里,第四特混艦隊就一直在西南太平洋上活動,而且一直在為陸戰隊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持。
也許,誰也沒有想到,兩年多的錘煉下來,第四特混艦隊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在第二特混艦隊遭到重創,第五特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第一特混艦隊奔赴印度洋的時候,僅僅只有第四特混艦隊在太平洋上支撐著戰局。更重要的是,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第四特混艦隊誕生了一大批的優秀官兵,其老兵所占的比例甚至在第一特混艦隊之上。特別是在所有的航母特混艦隊都恢復到了三航母編制時,第四特混艦隊的人員素質優勢就非常的明顯了。
當時,第一特混艦隊航空兵的老兵比例在七成左右,而第四特混艦隊達到了七成五。另外,當時海航四支艦載航空兵大隊中的前五十名空戰王牌中,有十八人在第四特混艦隊,這個數字僅僅只比第一特混艦隊少兩人,比第二特混艦隊還多了三人。前一百名轟炸王牌中,第四特混艦隊有三十二人,僅比第一特混艦隊少一人,比第二特混艦隊多了七人。艦隊官兵方面,第一特混艦隊的老兵比例只有六成五,而第四特混艦隊超過了七成。可以說,除了在最優秀的飛行員方面比第一特混艦隊略少一點之外,第四特混艦隊的人員素質肯定在第一特混艦隊之上!
最重要的是,此時的第四特混艦隊司令部的參謀軍官都是老兵,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第四特混艦隊組建的時候就跟隨黃曉天的。相反,在其他的幾支艦隊中,情況卻沒有這么樂觀。第一特混艦隊的參謀來來回回已經換了好幾遍了,不說別的,現在談仁皓與鄭冠華的配合都不怎么到位呢。第二特混艦隊就更不用說了,雖然郝東覺與魏東北兩人合作了好幾年,可兩人手下的參謀卻不怎么樣。第五特混艦隊的情況更為糟糕,姜仲民手下就沒有幾個出色的參謀。艦隊司令部是整個艦隊的大腦,而艦隊司令官能否順暢的指揮艦隊作戰,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得看艦隊司令部參謀軍官傳達命令的速度,以及在作戰時,能否準確的,及時的調整艦隊的行動。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衡量一支艦隊戰斗力的標準,就是看該艦隊是否有一支足夠優秀的參謀隊伍。
除了人員方面的優勢之外,第四特混艦隊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第四特混艦隊的戰艦完好率也是當時幾支艦隊中最好的。在第二特混艦隊到達西南太平洋戰區之后,第四特混艦隊獲得了一次長期休整的機會,當時大部分的戰艦就獲得了保養與維修。隨后,在接受第三支航母戰斗群的時候,第四特混艦隊又獲得了一次短暫的休整機會,并且在此時更換了一批新式戰艦,那幾艘“瑞獸”級大型防空巡洋艦就是這個時候編入了第四特混艦隊的。當然,戰艦的完好率也與艦隊的官兵素質有著直接關系,一支高素質的官兵隊伍往往能夠使戰艦長期保持著良好的戰斗力,而一支新兵隊伍,則會使戰艦過度磨損,縮短保養的間隔時間。
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第四特混艦隊的戰斗力就算比第一特混艦隊還差了那么一點,卻遠超過了其他的特混艦隊。這是黃曉天手里的最主要的優勢,而且也是他敢于做出保證,單獨對抗美軍第五艦隊的重要因素。
在另外四支特混艦隊齊聚西南太平洋,支持地面部隊攻打澳洲大陸的時候,黃曉天單獨守衛著中太平洋上的防線。當時,他沒有考慮過戰后所獲得的評價,也沒有考慮過自己在海軍中的位置,第四特混艦隊在海軍中的位置,而他唯一能想的,也是他唯一應該想的,那就是怎么去對付第五艦隊,怎么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這不是黃曉天一個人的任務,而是整個第四特混艦隊,近三萬名官兵的共同任務,同樣的,在別人眼里,這幾乎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
可同時,很多人也沒有想到,這將是一個讓黃曉天威名遠揚的任務,一個最終成就帝國海軍“頭號”艦隊司令官的任務。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