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海魂 > 第十八卷 后起之秀 第十八節 長驅直入[第一更]

            第十八卷 后起之秀 第十八節 長驅直入[第一更]

            其次,如果第四特混艦隊已經北上,前往中途島海域待命的話,那么第五艦隊就能夠避開威脅,同時打亂唐帝國海軍的防御部署。到時候,唐帝國海軍肯定得擔心美軍攻打馬紹爾群島,而最有效的防御辦法就是讓第四特混艦隊南下。到時候,第五艦隊可以選擇北上截擊第四特混艦隊,或者就干脆在威克島附近海域伏擊第四特混艦隊。這兩個對斯普魯恩斯來說都是有利的。如果第四特混艦隊不南下的話,那么他就可以等到威克島上的機場修復之后,利用威克島為支承點。穩步向北推進,除非第四特混艦隊有足夠的信心在正面對攻戰中干掉第五艦隊的六艘航母。不然的話,第四特混艦隊就不敢輕易迎戰。

            最后,也是最關鍵地。就算攻打馬紹爾群島的行動失敗,唐帝國海軍不做出任何地反應,那第五艦隊還有足夠的時間殺回中途島,采用備用計劃與第四特混艦隊決戰。也就是說,攻打馬紹爾群島的行動是可以接受“失敗”的結果的,而且對中太平洋上的整體戰局并無太大的影響0只要最后能夠保證順利打下中途島。那就能到達戰略反擊的目的。

            也正因為這三個因素,最終讓斯普魯恩斯決定做一次不需要承擔太大風險地努力。當然,影響斯普魯恩斯決定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夸賈林環礁與馬朱羅環礁上部署的岸基轟炸機相對較少,而且防御薄弱。更有利于艦隊發動突然襲擊等,對斯普魯恩斯來說,這些都是有利地因素。

            當然,攻擊馬紹爾群島的行動還是得仔細安排地。這時候,斯普魯恩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第51特混艦隊與第52特混艦隊同時突襲馬朱羅環礁與夸賈林環礁。第51特混艦隊在南,負責轟炸馬朱羅環礁,而第52特混艦隊在北,轟炸夸賈林環礁。而斯普魯恩斯做出這一賭博性決定的基礎是:第四特混艦隊在馬紹爾群島的西部海域,或者已經離開了馬紹爾群島海域。而不可能出現在這兩座環礁的附近海域,也不可能出現在馬紹爾群島東部海域。因此。在第五艦隊轟炸島上機場的時候,第四特混艦隊無法立即趕過來,也就無法威脅到第五艦隊!

            這確實是一個賭博性的決定,可見,斯普魯恩斯在采取四平八穩的戰役部署的時候,仍然在一些關鍵點上不得不做出冒險地決定。可他的冒險并不是盲目地。而斯普魯恩斯判斷第四特混艦隊不會主動迎戰的理由也很簡單,即在第四特混艦隊轟炸威克島時候,第五艦隊離開珍珠港之后,第四特混艦隊就主動撤出了戰斗,而沒有繼續轟炸下去。另外斯普魯恩斯也猜出了唐帝國海軍的戰略部署,以及第四特混艦隊在中太平洋上的首要任務。如果第四特混艦隊的目的是要把第五艦隊留在中太平洋上的話,那么一支存在的第四特混艦隊肯定要比與第五艦隊血戰之后,被徹底殲滅的第四特混艦隊更有用,因此第四特混艦隊就不會輕易的與第五艦隊決戰,而會一直在戰場上活動,而又不讓第五艦隊追上。這就好比是一場貓捉耗子的游戲一樣。

            在21日11點半的時候,第五艦隊就開始向西南方向航行了,航行的速度是16節。并且很快就提高到了20節。按照這一速度,第五艦隊將在24日凌晨的時候派出轟炸機。因為兩支艦隊的航線長度不一樣。又要保證同時出動轟炸機,因此第51特混艦隊的速度要比第52特混艦隊稍微快一點點,卻不是很明顯。

            從斯普魯恩斯的戰役部署,以及戰術部署上來看。完全體現出了斯普魯恩斯對總體戰場局勢的準確把握,而這就是黃曉天不如他的地方了。如果黃曉天能夠把戰局看得更透徹,更全面一點,而不是把精力過分集中在了戰場的焦點上,那么他也不是沒有可能判斷出第五艦隊的真實行動。

            作為一名艦隊司令官,對戰局的把握能力幾乎是確定其未來發展的唯一因素。談仁皓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逐步掌握了從總體戰局來判斷敵艦隊行動的方法與能力。也許,唯一能夠說的就是黃曉天還太嫩了,缺少足夠的經驗,如果他有四年的艦隊司令官的經歷,而且指揮過更多的海上決戰的話,那么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另外,第五艦隊的行動也體現出了戰場上的一個基本規律,即進攻的一方總是比防御的一方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多的機會。這也就是“主動權”。雖然在地面戰場上,曾經因為某些防御技術的進步而導致“主動權”在戰術層面上不再起到關鍵性作用,但是在戰略層面上,以及海洋戰場上,“主動權”永遠都是獲得勝利的必要保證,就算是防御的一方,都會努力地進行積極防御,努力爭取防御的主動權,而不是被動挨打。數百年的海戰歷史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在海洋戰場上,失去“主動權”,就等于輸掉了戰爭。

            斯普魯恩斯在盡量的利用所掌握的主動權,并且希望以此獲得勝利。黃曉天做得并不比斯普魯恩斯差,就算第四特混艦隊的任務是“防御性質”的,可他仍然在努力進行積極的防御,而不是被動的防御。

            兩支艦隊都在快速運動著,而且雙方都沒有準確的判斷出對手的行動。如果站在更高的地方俯瞰整個戰場的話,那么就會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在24凌晨的時候,兩支艦隊的距離只有不到300海里,而雙方的偵察機都能夠飛到300海里之外,也就是說,雙方會在這個時候進入對方的打擊范圍,也同時進入了打擊對方的范圍!

            如果說大海就如同一個馬球場,而交戰雙方的艦隊就是這個球場上的球員一樣,那么300海里的距離對這兩個“球員”來說,就好像是擦肩而過一樣,近得足以撞垮對方了。可問題是,球場上一片漆黑,球員只能依靠猜測來判斷對方的行動,而且他們手里只有一舉亮度不那么高的“手電筒”的時候,他們能夠發現近在咫尺的對手嗎?

            _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