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斯普魯恩斯也越來越煩躁不安了。他在六點的時候就讓偵察機出發了,而且重點搜索了東面,東北。以及北面三個方向。其中向北飛行的偵察機有24架。這些sbd都帶著大型副油箱,最遠能飛到400海里外再飛回來,為了確保在最大偵察半徑上還有足夠的燃料讓偵察機橫向搜索,斯普魯恩斯把偵察機的飛行半徑設為了350海里。這也幾乎是sbd的極限偵察飛行半徑了。而sbd要飛出350海里,需要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問題就在這里,北上的偵察機是最后出發的,因此,在8點20分之后才能飛到最遠處,而唐帝國的偵察機是在7點20分到達地,那么唐帝國地轟炸機在8點之前就能全部出發。就算偵察機在8點20分發現了第四特混艦隊,留給第五艦隊放出轟炸機的時間也將非常的有限,也許無法讓所有地轟炸機都離開航母。
“讓轟炸機掛上炸彈與魚雷,飛行員全部做好起飛準備。”斯普魯恩斯決定抓住時間,他不能再猶豫了。“收到偵察機的報告之后,轟炸機群立即出發,首先讓待命的戰斗機起飛!”
可以說,此時斯普魯恩斯已經知道,能否擊敗第四特混艦隊。就要看接下來四十分鐘內,他能否收到偵察機的報告,就算收不到偵察機的報告,他也決定樣轟炸機出發,這樣總比讓轟炸機跟著航母一起沉沒要好得多吧。
早在六月初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要求為第五艦隊配備偵察型號的sb3c,替換掉已經落后的sbd——雖然sb3c在執行偵察任務時的飛行速度不會比sbd快多少,而且偵察機對飛行性能的要求不是太高,可sb3c地航程比sbd遠得多,這才是最重要的。可當時sb3c才剛剛裝備海軍,而且是優先提供給航母艦載機部隊使用的,優先生產的也是轟炸型號,而不是偵察型號。因此,美國海軍要到八月份才能夠拿到第一批偵察型號的sb3c。這讓斯普魯恩斯感到有點惱火,他不明白,為什么不同時生產偵察型號與轟炸型號呢?
斯普魯恩斯甚至認為,也許最終這幾十海里,以及幾十分鐘的差距,將最終決定第五艦隊的命運,如果他出動的是sb3c偵察機的話,那么此時就應該收到消息了。
在煩躁不安地心情中煎熬了半個多小時后,一架北上的sbd發回了電報,卻是一封不完整的電報,里面只提到了遭到唐帝國戰斗機的攔截,沒有提到有沒有發現第四特混艦隊,甚至還沒有提到遭到攔截的海域,電報就突然中斷了,顯然,這架偵察機被干掉了。
“立即確定偵察機當時的大概位置,讓飛行員登機!”
航母上熱鬧了起來,斯普魯恩斯也下達了出擊命令,他不能再等待了。每一架偵察機都有相對固定的巡邏線路與飛行速度,從其起飛的時間上就能推算出偵察機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所在的大概位置。而偵察機被擊落的海域,就是第四特混艦隊所在的海域,因為在茫茫大海上,數百海里范圍內都沒有島嶼,能夠攔截偵察機的就只有艦載戰斗機了!
就在轟炸機被一架接一架的送上航母的飛行甲板,轟炸機飛行員去領取了轟炸任務,陸續登機的時候,第三條偵察報告發了回來。這次是一架正在橫向搜索的sbd發回的電報,而且電報中明確提到了斯普魯恩斯最關心的幾個重要數據:敵艦隊的規模,航母的數量,所在的海域,航行的大概速度,以及大概的航向。這是一條完整的偵察報告,而第四特混艦隊所在的海域,就在之前那架被擊落的偵察機的北面不遠處!
f6f一架接一架的離開了航母,斯普魯恩斯沒有補充下達命令。他將兩個大隊的戰斗機都派到了前面去。隨后,sb3c與tbf都陸續起飛了。因為航空勤務人員沒有來得及為所有的轟炸機都掛上彈藥,所以兩批轟炸機起飛時仍然有一定的間隔時間。這是無法避免的,可斯普魯恩斯也知道,也許等不到第二批轟炸機上路,第四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就已經到達了艦隊上空,現在,他是在與敵人搶時間了。
如果第五艦隊的航空勤務人員有第四特混艦隊的同行的素質的話,那么在宇文崔雷與王志華上校的戰斗機群趕到第五艦隊上空之前,第五艦隊的所有轟炸機都有機會起飛,可問題是,第五艦隊航空勤務人員的素質是不可能與第四特混艦隊相提并論的。前面兩個大隊的戰斗機起飛用了大概十分鐘的時間,而第一批轟炸機群里的最后一架轟炸機離開航母的時候已經是八點五十分之后了。在十分鐘之后,也就是九點過,第二批轟炸機群才陸續起飛,當時,第四特混艦隊派來的轟炸機在九點二十分左右就將到達第五艦隊上空,而在20分鐘之內,第五艦隊的第二批轟炸機是不可能全部離開航母的!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