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耿波的座機是在五點四十五分離開了航母飛行甲板的,從接到命令,完成裝彈,再到起飛,僅僅只花了十五分鐘的時間。而第一特混艦隊第二批轟炸機群的所有戰績在六點十分之前就全部離開了航母的飛行甲板。此時航母上的照明系統已經開啟了,航空勤務人員發出了最高的效率,平均每架飛機的裝彈,以及起飛準備時間都在十分鐘左右,這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新的紀錄了。
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是在接近七點鐘的時候到達了瓦胡島上空的,這也是三支特混艦隊第二批轟炸機群中最先到達的一支。這次,所有的轟炸機都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去摧毀港口內的戰艦,以及基礎設施。當然,每一架轟炸機都分配到了具體的轟炸目標,按照規定,每架轟炸機都至少有五個目標,其中有一個主要目標,四個次要目標。如果主要目標已經被摧毀的話,那么就轉為轟炸最近的次要目標。這個戰術是最為有效的,也是帝國海軍已經使用了數年的戰術。
這次,首先接敵的不是轟炸機,而是由姚伯巖與朱小火率領的護航戰斗機。在第一輪轟炸中,楊勤凱機群只得到了安士樂率領的一個中隊的護航戰斗機的掩護,這次,談仁皓將剩下的所有戰斗機都派了出去,出動兩個中隊的戰斗機為秋耿波機群,以及木桃兄弟機群護航。而返航的安士樂機群將負責艦隊的防空任務。
這一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輪轟炸在夜間進行,而且是突然襲擊,美軍沒有任何準備,這從前進偵察機的報告中得到了證實,因此沒有必要在第一輪轟炸時安排太多的戰斗機。相反,第二輪轟炸鐵定在天亮后才會進行,就算摧毀了瓦胡島上的美軍機場,可附近的毛伊島。莫洛凱島,拉奈島,乃至更遠的夏威夷島上地機場仍然有不少的戰斗機,這些戰斗機肯定會及時趕來,攔截第二批轟炸機,因此就必須要為第二批轟炸機提供足夠數量的護航戰斗機。如果第二輪轟炸順利的話,那么第三輪轟炸時,其他島嶼上的美軍機場都已經達到了滿負荷運轉的狀態。且大部分精銳的防空戰斗機部隊已經在之前的戰斗中被擊潰了,所以第三輪轟炸并不需要安排太多地護航戰斗機了。
相對而,談仁皓的安排還算是比較保守的,郝東覺指揮的第二特混艦隊就沒有為第一輪轟炸提供護航戰斗機,而是把三個中隊的戰斗機全都留了下來,其中兩個中隊的戰斗機負責為第二批轟炸機護航,而另外一個中隊的戰斗機則在天亮之后前往第一特混艦隊,負責為更前方的第一特混艦隊提供防空掩護。黃曉天的安排也比較類似,第四特混艦隊的位置更靠后,不會首先遭到攻擊。他也派遣了一個中隊地防空戰斗機過來支援第一特混艦隊。
秋耿波沒有去考慮這些大方向地安排。這些問題也輪不到他去考慮,他的任務就是將轟炸機上攜帶的那枚500公斤炸彈準確投出去,摧毀最重要的那個目標。這次。秋耿波的主要目標是港口內的大型戰艦。當然,每架轟炸機都接到了這樣的命令,而這個轟炸目標的順序安排也是相當有講究的。
因為無法肯定珍珠港內是否還有主力戰艦,而這類戰艦肯定是最有價值的目標,所以所有的轟炸機飛行員都被明確告知,首先摧毀主力戰艦,然后才考慮轟炸港口的基礎設施。當然,實際情況是,珍珠港內沒有幾艘主力戰艦。在秋耿波機群到達珍珠港上空的時候,只有一艘巡洋艦。其他的都是老舊的反潛驅逐艦,以及非戰斗艦艇。在這種情況下,兩種轟炸機的任務就截然不同了。掛載魚雷的“海雕”將集中力量摧毀所有的艦船,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只要是浮在海面上的艦船都在打擊的范圍之內。而“射水鳥”機群則轉為去對付港口的基礎設施。港口的基礎設施又分成了好幾個重要程度不同地類別。其中,大型吊車,龍門吊車,船塢。船臺是最為重要的,這類基礎設施被炸毀之后就很難修復,從而使珍珠港喪失了支持艦隊的能力。其次就是各種各樣的倉庫,然后是營房,碼頭,車輛中轉場等等。郝東覺在安排轟炸任務的時候他沒有忘記另外一個重要的目標,那就是美軍的戰區司令部。這個任務被交給了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部隊,這也算是郝東覺偏心吧。
秋耿波是一個容易沖動的人,可他不是一個沒有理智的人。在發現港口內沒有值得他消耗一枚500公斤航空穿甲彈的目標后,他立即決定去轟炸船塢。這也算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吧,而且對付船塢這類加固類目標,只有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彈才有破壞效果,到底有多大的破壞效果還不清楚呢。可問題是,秋耿波在確定目標的時候犯了一個錯誤,他選中的不是一座停放有正在維修的戰艦的船塢,實際上是一座隱蔽式潛艇船塢!
從空中看下去,潛艇船塢與其他的船塢實際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當時,珍珠港里有三座專用的潛艇船塢,這些船塢為執行破交作戰的美軍潛艇提供正常的維護與保養工作。除了夏威夷島上的希洛有專門的潛艇碼頭之外,珍珠港里的這三座潛艇船塢是當時美軍在夏威夷群島里最重要的潛艇保障設施了。而相對與普通的船塢而,潛艇船塢更為堅固,更加難以摧毀。當初,英國空軍為了摧毀德國設在不萊梅港個潛艇船塢,還專門制造了重達2噸的超級炸彈,結果收效都不太明顯。就算美軍的潛艇船塢的堅固程度與經常遭到轟炸的德國海軍的潛艇船塢無法相提并論,可是要想用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彈擊穿船塢頂部數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并且炸毀其內部設施,這也是一件勉為其難的事情。
當炸彈爆炸時產生的硝煙騰到半空中的時候,秋耿波這才后悔了。作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秋耿波能夠從爆炸后產生的硝煙的形狀,濃度,以及火光的大小判斷出炸彈有沒有擊中目標,或者是有沒有摧毀目標。顯然。這次他太失望了,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彈能夠擊穿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就已經算是運氣了,顯然,這枚炸彈除了在潛艇船塢的頂部留下一個大彈坑,震壞一些內部設施,也許還能震傷幾名美軍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效果了。
“娘的,我們這下算是碰到鐵烏龜了!”
“上校。楊士洪他們快到了,我們現在返回艦隊還來得及再飛一趟!”
秋耿波有點不服氣地看了一眼那座在煙塵籠罩下的潛艇船塢,然后很不甘心的返航了。實際上,除了他自己的轟炸沒有取得多大的效果之外,機群里的其他轟炸機基本上都找準了自己的目標,而且將炸彈的威力發揮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