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是在所難免的,就撒當時“提爾皮茨”號上的官兵以最快的速度打開了彈藥艙的通海閥門,可仍然沒有能夠阻止爆炸發生。夜晚,大爆炸產生的火光沖到了數百米的空中,薩摩維爾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知道,這艘戰艦肯定完蛋了。(更新最快n)。
到此時,“沙恩霍斯特”也已經挨了兩發炮彈,雖然損傷不足以致命,可是這艘戰列巡洋艦打出的炮彈根本就無法威脅到對面的“決心”號,反而是屢屢被“決心”號副炮打來的炮彈命中。“俾斯麥”號也挨了兩發炮彈,司令晃橋前的那座炮塔被摧毀,盧金斯也被震傷。而其對面的“前衛”號至少三次被“俾斯麥”號命中,可是卻沒有損失戰斗力。
到這個時候,盧金斯也想到撤退了。四點四十分。盧金斯正準備下達轉向命令的時候,雷達操作員發來報告。另外一支艦隊出現在了南面,而且規模龐大。等到盧金斯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成功繞到了其南面地那八艘英國海軍的老式戰列艦已經擺好了陣列,并且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戰列艦主炮齊射時產生地炮口焰在十海里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雖然炮彈落下時的偏差非常巨大,而且英國老式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偏小,穿甲彈的威力也不足。但是對盧金斯來說,這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當時德國艦隊正在向南航行,如果轉向的話,無疑就是將側面暴露給敵人。更要命的是,那三艘“前衛”級已經主動靠了上來!
薩摩維爾是在四點三十五分的時候收到消息的,知道另外一路艦隊已經殺到后。他立即就下令轉向,逼近德國艦隊,纏住德國人,絕不能讓德國本土艦隊再次溜掉。現在是十一打三,而且其中有兩艘已經基本上報銷了。“俾斯麥”號也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火力,戰斗基本上沒有什么懸念了。
盧金斯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四點四十三分,他命令艦隊加速,拋下了已經沒有救的“提爾皮茨”號,并且以最大角度左轉。兩分鐘后,盧金斯讓之前一直沒有參加戰斗的驅逐艦發動了魚雷攻擊,掩護主力艦撤退。巡洋艦也壓了上來。去吸引英國人地炮火。
薩摩維爾早就做好了準備,他猜到盧金斯要逃命,其巡洋艦與驅逐艦編隊一直在附近待命,看到德國的驅逐艦殺了過來后,薩摩維爾沒有遲疑,立即命令其巡洋艦與驅逐艦編隊加入了戰斗。四點四十八,薩摩給爾命令南面的戰列艦編隊迅速逼近“俾斯麥”號與“沙恩霍斯特”號,防止敵人逃跑。
最后的戰斗是相當慘死的。德國海軍官兵也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了他們視死如歸地英勇斗志。
“提爾皮茨”號在沉沒之前一直沒有停止過向英國戰艦開火,其尾部的炮塔一直在作戰。在英國戰艦逼近后,副炮與高射炮也全都用上了。薩摩維爾沒有去理會這艘垂死掙扎的戰列艦,最后,至少有四艘英國驅逐艦朝“提爾皮茨”號發射了魚雷,在被近十知魚雷先后命中后,“提爾皮茨”號在五點二十六分的時候沉沒,結束了其最后的抗爭。該艦上一共2100余名官兵,只有不到500人逃出,其他的全都隨同戰艦一起殉國。
緊接著倒霉的就是“沙恩霍斯特”號,這艘之前一直沒有被巨彈命中要害部位地戰列巡洋艦在四點五十二分被一艘英國老式戰列艦上打來的14英寸穿甲彈命中了司令艦橋,接著就被逼近的三艘“前衛”級別列艦上的炮彈紛紛擊中。“沙恩霍斯特”號本來就只是一艘戰列巡洋艦,甚至還不如美國海軍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哪擋得住戰列艦打來的穿甲彈。五點三十四分,也主在“提爾皮茨”號沉沒后還不到十分鐘,已經斷成了兩截的“沙恩霍斯特”號也從海面上消失了,該戰艦上一共有1200余名德國海軍官兵陣亡與失蹤。
“俾斯麥”號堅持到了五點四十分,可這也是其大限了。五點二十五分,“俾斯麥”號上的主機艙就被貫穿,損失了一半地動力,五分鐘后,如同雨點般砸來的炮彈摧毀了戰列艦地司令艦橋,包括盧金斯在內的幾十名軍官全部陣亡。五點三十四分,“俾斯麥”號的尾部主彈藥艙發生爆炸,艦尾被炸斷,三分鐘后,“俾斯麥”號的首副彈藥艙再次爆炸,接著戰列艦就迅速下沉,到五點四十分的時候,這艘戰列艦已經從海面上消失了。
最終成功逃走的只有最先撤出戰斗的“格奈森瑙”號,因為擔心在天亮后遭到德國轟炸機的打擊,薩摩維爾在五點五十分的時候命令艦隊撤出了戰場。也正因為他這道命令,上千名德國海軍官兵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援救而被凍死在了海上,也許,這是薩摩維爾犯下的最嚴重的一個錯誤吧!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