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艦隊的行動證明了一點,即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艦隊也有能力對美國本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雖然這些轟炸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屬于戰略轟炸的范疇,其打擊的也多是軍事目標,而不是工業目標。另外,任何一支艦隊的彈藥投送能力都不可能與戰略轟炸機相提并論。但是艦隊的威脅仍然是相當明顯的,至少艦隊不需要一處固定的機場作為支撐點,二是艦隊可以自由活動,難以讓美軍逮到反擊的機會,三是艦隊的打擊相當靈活,迫使美軍不得不加強本土東海岸的防御部署。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美國地本土防御戰略,從而對美國的整體戰略產生不可忽略的重大影響。
在談仁皓看來,第三艦隊這次轟炸行動的最大意義并不是摧毀了四座機場,而是證明了一個以前美國人所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大西洋艦隊如果不采取實質性的行動,不主動出擊,去擊敗在美國本土附近活動的帝國主力艦隊的話,那么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就不會有任何安全可。帝國地主力艦隊隨時有可能出現,隨時可以對美國東海岸地區的重要城市,工業目標,軍事目標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從而讓美國承受巨大的戰爭損失,甚至是動搖美國軍民的軍心士氣。
在此情況下。美國的唯一選擇就是讓大西洋艦隊主動去尋找帝國主力艦隊決戰,而這正是斯普魯恩斯之前一直在避免發生地事情。談仁皓也從此看到了殲滅大西洋艦隊的希望。只要斯普魯恩斯主動出擊,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就可以以守為攻,主動挑選有利的作戰地點以及作戰時間,同時利用大西洋艦隊在主動出擊時所暴露出來的破綻將其擊敗,這要比談仁皓與黃曉天去主動尋找決戰機會更為有利。表面上,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是在被動作戰,可實際上,談仁皓與黃曉天完全可以通過積極防御來達到最終的目的,擊敗大西洋艦隊。奪取制海權,最終協助陸戰隊打下前進基地。
可問題是。斯普魯恩斯會不會采取這樣的行動?另外,要怎么才能夠獲得積極防御的機會呢?首先。談仁皓確定斯普魯恩斯肯定會采取行動,在美國本土遭到轟炸之后,恐怕就不是金上將向斯普魯恩斯施加壓力了,而是由美國總統直接向斯普魯恩斯施加壓力,除非斯普魯恩斯離開大西洋艦隊總參謀長的位置,不然,他就必須得執行總統的直接命令。那么,談仁皓與黃曉天所要做地技術選擇決戰海域。以及決戰的時間。
通過這幾天地行動,談仁皓也認識到。巴哈馬群島海域并不是對他們最為有利的決戰海域,加勒比海才是最好地決戰海域。之前,斯普魯恩斯在避免進入加勒比海,如果美國總統的壓力讓他不得不前往加勒比海的話,那么選擇加勒比海為決戰戰場,這自然是最為理想的。而在決戰時機方面,最好是在陸戰隊進攻牙買加之前,可問題是,斯普魯恩斯很有可能拖上好幾天,而在20日之前,陸戰隊就會進攻牙買援陸戰隊行動,第一艦隊與第三艦隊必須要在20日之前返回.=也就是說,決戰的時間很有可能是陸戰隊進攻牙買加的行動期間。
確定了這兩點之后,談仁皓也有了明確的想法。此時,天色已經逐漸亮了起來。他首先讓通信參謀給第三艦隊發去了消息,要黃曉天盡快趕來與第一艦隊會合,然后兩支主力艦隊一起返回加勒比海。接著,他就讓航海參謀設定返航航線。
不到十分鐘,航海參謀就找到了談仁皓。在設定返航線路的時候,航海參謀發現了一個嚴重地問題,那就是艦隊所剩的燃料已經不是很多了,必須要在返航地時候進行一次補給。當時,為艦隊提供燃料的補給船隊就停在多米尼克的羅索港。也就是說,艦隊最好能夠前往羅索,或者是讓補給船隊北上主動與艦隊會合,然后選擇一處比較合適的海域為艦隊補充燃料。最終,談仁皓選擇了后者,畢竟艦隊繞道多米尼克的話,需要多花上近兩天的時間航行,而讓補給船隊北上與艦隊會合,就能夠節約至少一天的時間,這對支援陸戰隊攻打牙買加更為重要。
第三艦隊也在七點前發回了電報,黃曉天正在準備接收返航的轟炸機群。在整個轟炸行動中,第三艦隊只損失了8作戰飛機,其中有6架轟炸機。因為這些飛機都是在美國本土上空被擊落的,十四名飛行員中有十人跳傘,可是卻無法安排飛機前去營救,黃曉天不得不放棄了這十名飛行員。第三艦隊也將在完成了接收返航戰機的工作之后全速南下與第一艦隊會合。
到此,談仁皓基本上把該安排的事情都安排了下去。天色也大亮了起來。就在談仁皓想到美軍的轟炸機為什么還沒有到達的時候,他收到了常薦新從“南寧”號發來的消息,美軍的轟炸機群正在快速逼近第三特混艦隊!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