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七十九節趁你病要你命
了“南寧”號,“廣州”號對付“蒙大拿”號的戰斗時戰場上,就數“南昌”號,“南京”號聯手絞殺“新罕布什爾”號的戰斗最為重要了。de0325
在“新罕布什爾”號沖出港灣的時候,“南昌”號與“南京”號上的艦長就發現,這艘戰列艦出了故障,而且都判斷出是舵機有問題,轉向靈活性受到了影響,而這必然會對其戰斗性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比如使戰列艦在規避炮彈的時候顯得更加笨拙,從而被更多的炮彈擊中。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南昌”號與“南京”號能夠迅速擊敗“新罕布什爾”號的話,那么戰場上的局面就將對第三特混艦隊更為有利。也正是如此,絞殺“新罕布什爾”號的戰斗才變得極為關鍵。
因為舵機出了問題,加上轉向的時間最晚,直到六點五十二分,“新罕布什爾”才完成轉向,而此時戰艦上后面的兩座炮塔投入戰斗的意義已經不是很大了。在前面的十幾分鐘里,兩艘兇悍的戰列艦已經讓“新罕布什爾”號上的官兵徹底的絕望了。
在跟隨“緬因”號轉向之前,“新罕布什爾”號已經向南航行了近2000碼,同時因為轉向角速度太慢,就.+u己方火力不如對手的情況下,拉開距離是自保的主要辦法,近距離的猛烈炮戰對主炮數量少的一方是極為不利的。“新罕布什爾”號的艦長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明白歸明白,他卻無法改變當時的實際情況。這一點,最終要了“新罕布什爾”號的小命,也讓這艘戰列艦成為了后面殺出來的三艘戰列艦中發揮最差,最沒有“價值”地一艘。
從六點四十一分開始,雙方的交戰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不到5000。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5000碼大概相當c的距離,而55倍徑400米主炮身管的長度是22米(沒有計算炮膛等部件的長度)。也就是說,這個距離大概只相當于205身管的長度,而400米主炮的精度在2毫弧度以下,也就是說,4500米的距離上其他影響到炮擊精度的因素都考慮進去,誤差半徑也不會超過15。“蒙大拿”級戰列艦地正面水線寬度是37米。也就是說,戰列艦上的炮手只需要瞄準“新罕布什爾”號水線的中央位置,就可以讓炮彈命中目標!
在“新罕布什爾”號還以艦首朝著兩艘“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時候。兩艘戰艦上的炮手設置的瞄準點不是戰艦水線的中點,而是戰艦司令艦橋的中點。雖然瞄準線稍微高了一點,但是將炮彈飛行時彈道降低地高度計算進去的話,基本上就能保證炮彈落到戰艦上了。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這也是當時瞄準目標的一種簡易辦法。
也正是從六點四十一分開始,“新罕布什爾”號經歷了其生命最后關頭最為悲慘的十分鐘時間。在這十分鐘內,“南昌”號與“南京”號將其火力猛烈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其相對薄弱的防護能力并沒有受到考驗。這也算是最為幸運的吧。
“新罕布什爾”號首先被摧毀的就是艦橋前面的b炮塔。炮手們很快就發現,在瞄準艦橋的情況下,炮彈基本上都會命中b炮塔,結果在b炮塔被摧毀之間,兩艘戰列艦上地18門主炮一共瞄準艦橋打射,先后有20多發炮彈命中了這座炮塔。實際上,打中b炮塔的第四發穿甲彈就已經使這座炮塔喪失了戰斗力。這枚穿甲彈擊穿了炮塔的正面裝甲,雖然沒有爆炸,但是已經讓炮塔內部設備嚴重損毀,根本就無法繼續使用了。也正因為這發炮彈沒有爆炸。結果又有十幾發炮彈陸續砸了下來。到b炮塔被炸上天的時候,兩艘戰列艦>標。
這三輪炮擊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在5000的距離上,“蒙大拿”級戰列艦上裝甲最厚實地部位也擋不住26式穿甲彈的直射,26式穿甲彈在5000的距離上,可以打穿傾斜角達到了40,厚度超過了500米的美軍標準裝甲鋼板,而這基本上相當于垂直方向上近700米厚的裝甲了。可問題是,除了極為特殊的情況外,“新省會”級絕不會跟任何一艘敵人地戰列艦在這么近的距離上戰斗。至于26式穿甲彈能不能在遠距離交戰中打查“蒙大拿”級的兩層水平裝甲。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得到實戰證明的。
摧毀了敵艦地b炮塔之后,“南昌”號上的炮手選擇了一種相對簡單地辦法,那就是將瞄準點下壓大概5,這樣的話。就可以擊中b炮塔前面的a炮塔。做了一個相反的選擇,那就是把瞄準點鎖定在艦橋上部的桅桿中間。這樣炮彈就能打中艦橋了。從這里開始,兩艘戰列艦就各自挑選了打擊位置。
“新罕布什爾”號的a炮塔并不比b炮塔幸運多少。當時,b炮塔只打出了兩排炮彈就被摧毀了,而a炮塔也僅僅只打出了四排炮彈,就被“南昌”號上打來的穿甲彈給擊毀。當時,第三枚命中了a炮塔正面的穿甲彈就擊穿了裝甲,而且在炮塔內部爆炸。炮塔的頂部裝甲被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給沖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因為炮塔與彈藥庫之間有自動關閉的裝甲滑門的話,那么下方的彈藥庫也將被引爆。在看到了敵艦a炮塔也完蛋了之后,“南昌”號上的炮手就沒有再浪費彈藥,重新選擇了瞄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