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機場在修建之中,按照羅云沖的估計,在韓紹鋒古巴的作戰行動時,一共可以投入大概3000的作戰飛機,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從后方抽調一批運輸機,在陸戰隊沒有奪取港口之前,用空運的方式為陸戰隊緊急提供作戰物資。
艦隊方面的安排也很快就部署了下去,支援艦隊仍然將主要負責為陸戰隊提供防空掩護與航空支援,同時負責在陸戰隊上岸的時候為其提供炮火支援。兩支支援艦隊的實力足夠強大,而且輪番上陣,可以為陸戰隊提供不間斷的火力支援,也就不用調遣主力艦隊為陸戰隊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當然,這并不表示談仁皓的聯合艦隊就不用參加作戰行動了。
古巴不是牙買加,其面積比牙買加大了十幾倍,而且距離美國本土更近,美軍的戰術作戰飛機都能夠飛過來作戰。因此,登陸前的火力準備,特別是提前的防空壓制相當重要,這個任務只能夠交給主力艦隊去完成。支援艦隊里的護航航母上只能夠搭載戰斗機(雖然已經證實可以搭載“獵鷹”,但是因為其載機能力相當有限,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搭載轟炸機,而是全部搭載戰斗機),且戰斗機的對地轟炸能力明顯不如艦載轟炸機,而且支援艦隊自身的生存能力相當有限,也就難以負擔起這種高強度,高風險性的作戰行動了。
在雷少卿制訂的艦隊作戰行動中,主力艦隊必須要盡量摧毀美軍的航空作戰能力,在陸戰隊到達之前就得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同時負責壓制美國本土的機場,在戰場外圍建立防空攔截線,爭取將美軍的轟炸機擋在登陸場之外。也就是說。聯合艦隊必須要全部出動,才有能力完成這么多地任務。
確定所需要的作戰物資并不是很難,當時已經有比較系統,完善的計算方法了,可以根據投入作戰部隊的數量,預測的作戰時間,以及大概的作戰強度計算出戰役期間將要消耗掉的作戰物資,然后再根據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確定作戰物資的余度。最終確定需要投入地作戰物資的總量。當時,已經有一批作戰物資囤積在金斯敦港,而且相關的物資運送工作也在緊張的進行之中。為了能夠讓韓紹鋒盡快發動進攻,最后修建的那幾座野戰機場的施工工作都減慢了許多,更多的運輸船運載的不是工程物資,而是戰爭物資。
當時還有一個問題是比較棘手的,那就是運輸船隊。在羅云沖到達了戰區地時候,只有五支運輸船隊在戰區內活動,其中有兩支運輸船隊負責為古迅雷運送作戰物資。另外三支運輸船隊為韓紹鋒提供物資,而這只能夠保證在科隆到金斯敦的航線上每三天提供一次作戰物資,如果航線延長到圣地亞哥的話,那么間隔時間為四天,考慮到登陸作戰時需要集結一到兩支船隊,外加需要運送更多的物資,三支船隊明顯不夠使用。
羅云沖親自在處理這件事,他首先與甘永興聯系,要求為他提供更多的運輸船隊,而到七月下旬之前。將有兩支跨洋船隊到達巴拿馬城,而這兩支船隊都將被暫時留在戰區內。另外,羅云沖將原本提供給古迅雷的兩支戰區內的船隊留了下來,這樣,就能夠集中七支運輸船隊,大概300萬噸輪的運輸力量。就算在登陸作戰時。前方保持100艘萬噸輪運送陸戰隊上岸之后所需要的第一批緊急作戰物資與裝備,還有輸船可以組成至少四支運輸船隊,算上在港口里裝卸的時間,十二天為一個運輸周期,一次可以運送至少170噸地作戰物資。這么龐大的運輸能力,足以保證為陸戰隊提供遠超過消耗的作戰物資了。
除了這幾個大問題之外,很多的小問題也必須得盡快解決,或者是確定解決的辦法。當時,戰區司令部還沒有完全成立,很多參謀人員都沒有到位。另外,大部分新調入的參謀也都在熟悉自己新地崗位。羅云沖讓每個副總參謀長都負責處理一個大問題,而很多細節方面的事務就交給了參謀去負責處理,這不但能夠鍛煉參謀的能力,加快戰役準備的速度,同時通過這樣的安排,參謀也迅速的適應了新的位置,戰區司令部也就在處理這些棘手事務中逐漸壯大了起來。
同樣的,談仁皓也沒有閑著。在確定了聯合艦隊的大致作戰任務后。談仁皓在一邊為聯合艦隊司令部安排參謀人員的同時,也將相關地任務安排了下去。與羅云沖不一樣。談仁皓的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參謀都是海軍軍官,而且不存在著多兵種作戰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當時談仁皓提拔的大部分參謀都是他所熟悉的。比如,有30多名參謀軍官是直接從第一特混艦隊司令部,或者是第一特混艦隊各戰斗群調來的,另外,其他幾支特混艦隊也都派來了參謀軍官,充實了聯合艦隊司令部,這些參謀軍官都非常熟悉他們自己的業務,很快就能應付新地工作了。
到七月二十四日左右,各項安排陸續到位,很多問題都得到了實質性的解決,或者是正在解決之中,可是當時仍然有一個極為重要地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該選擇哪處地點登陸,可以說,這也成為了最為重要的問題。
韓紹鋒認為將登陸地點選擇在西恩富戈斯比較合適,而羅云沖則堅持認為圣地亞哥更合適。韓紹鋒大概是想避免陸戰隊陷入苦戰之中,所以避重就輕,相反,羅云沖則希望更快奪取機場,開始對美轟炸,所以要求陸戰隊強攻圣地亞哥。兩人就這個問題談了好幾次,都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最終,不得不召開一次高層會議,專門討論登陸地點的事情!
_a